
紫色蝶道
春夏來臨,甦醒的紫斑蝶成群飛舞、集結遷徙。牠們要飛向何方?到哪兒繁衍下一代?在神秘的「紫蝶幽谷」中紫斑蝶如何度冬?重點提要
■台灣的紫斑蝶遷徙現象十分壯觀,近年的「國道讓蝶道」是生態保育的成功案例。
■經過長期標放研究調查,紫斑蝶遷徙路徑與越冬地點逐漸明朗。
■由於棲地的破壞,紫斑蝶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群聚集團也嚴重消退。
黑水溝廣約六、七十里,險冠諸海,其深無底,水黑如墨……倘計程應至而諸嶼不見,便失所向,恐漂越臺之南北而東,則邈不知所之……
—摘自《台灣縣志》
每年清明節前後,台灣的天空就會出現一條壯觀的蝶河,這是一群身穿黑衣紫衫的紫斑蝶,代代上演的遷徙盛事!牠們無畏旅途中諸多死亡威脅:白頭翁、烏秋的啄擊、冰冷春雨的沖激、高山的險阻……或許就像300年前渡過黑水溝來台拓墾的先民,儘管面對「六死三在一回頭」的坎坷前途,仍要勇往直前,只為開創另一段全新的生命史。
年復一年過境雲林林內的壯觀蝶河景象,當地居民已經見怪不怪,甚至將牠們稱為「清明蝶」。2005年,紫蝶義工曾振楠及知名生態紀錄片導演鄧文斌,首度記錄到單日超過百萬隻斑蝶通過國道三號林內段,並有大量紫斑蝶因車禍而死,之後在各界努力下促成2007年「國道讓蝶道」的保育創舉,引起了世界各國媒體廣泛報導。
成千上萬的紫斑蝶每年春季展開繽紛翅膀勇敢飛越國道的精神,以及國道高速公路局與全民一起守護紫斑蝶的保育觀念,如今已深植台灣人心,但令人好奇的是:這些紫斑蝶成功飛越國道後,下一站在哪裡?
蝶翅標記現行蹤
時間回溯到2004年5、6月的初夏時節,中台灣各地紛紛傳出民眾目擊紫斑蝶大規模遷徙的現象,接下來的半個月內,目擊紫蝶移動的地點南起彰化八卦山、台中大肚山、苗栗濱海公路沿線,最北至新竹香山,東至大雪山林道、新竹觀霧。除了族群量驚人,採樣結果更顯示其中80%以上都是「斯氏紫斑蝶」。這場驚人的演出,終於引發人們探尋紫斑蝶生活史中長年成謎的遷徙路徑。
2004年6月1日,筆者一行人來到苗栗西北端濱海地區竹南鎮,一處面積約37平方公里的木麻黃海岸防風林。才剛進入森林,筆者便赫然發現:這裡的枝條、葉子、樹幹上全掛滿金光閃閃的斯氏紫斑蝶蛹,有時一截枝條或一片椰子樹葉上就有近30顆蛹。
我們光是在10公尺見方的採樣區內找到的蛹殼就達226個,連續兩星期的估算結果顯示,這裡至少有著60萬顆的斯氏紫斑蝶「黃金蛹」!這片看似不起眼的木麻黃森林,是台灣第一處被證實為紫斑蝶春季北返的終點站之一。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理事長林家正表示:「5月初這裡的景觀更驚人,一進入森林,紫斑蝶黑壓壓一片群起飛舞,彷彿來到南台灣茂林的越冬型蝴蝶谷。」由紫斑蝶大發生的時間點及5~6月間超過80%的飛行個體皆為斯氏紫斑蝶可知,竹南海岸林是紫斑蝶大規模遷徙的起源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