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綠色永續
                        • 最新雜誌
                        人籟論辨月刊 發行日期:2012-02-01 刊號:90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喝一杯改變世界的咖啡

                        Fran T. Y. Wu《破報》書評工作者

                        《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9個國家X 4萬公里,一位人權律師的溯源紀實》
                        Javatrekker: Dispatches from the world of fair trade coffee
                        狄恩.賽康(Dean Cycon)著
                        林詠心譯
                        臉譜出版社
                        2011年09月出版


                        隨著飲食文化全球化的影響,台灣有越來越多人以咖啡拉開每天的序幕。根據統計,隨著平價咖啡和超商系統的推波助瀾,台灣每年有將近300億的咖啡市場規模,而且還持續在成長;而如果放眼全球,咖啡的消費市場更是驚人:全球每天喝掉20億杯咖啡、咖啡的全球產值高達20兆台幣,每年並以12%至15%的速度成長,是僅次於石油的第二大貿易商品,咖啡因此也被稱為「黑金」(Black Gold)。

                        無數議題寫在咖啡裡
                        賽康的《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一書,正是一個關於「公平貿易」(Fair Trade)的咖啡產地行旅故事,透過「咖啡旅人」(Javatrekker)、人權律師和公平貿易推動者賽康的足跡,一一勾勒/描繪出幾個著名咖啡產地的境況,既包涵人文/歷史/地理風情,也談及咖啡小農艱困的處境和「公平貿易」所可能產生的改變。

                        誠如賽康在前言所說:「所有關於21世紀的主要議題:全球化、人口移動、女性和原住民權益、環境污染、民族自決,都透過你手中這杯咖啡,在全球各個偏遠的村落裡上演著。」隨著這幾年一些熱血行動主義者的大力推動,台灣認識「公平貿易」的人逐漸增多,越來越多人明白全球咖啡貿易/產銷體系存在著嚴重的剝削問題:連鎖咖啡業者每杯拿鐵定價約100元左右,但咖啡小農的獲利卻還不到每日一美元的最低生存下限。

                        產地價格遭期貨市場掌控
                        全球咖啡貿易體系傾斜問題自有其複雜的向度,除了開放「自由市場」如WTO(世界貿易組織)和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協議裡,普遍帶有自由但不公平的貿易條款及要求受援國取消農業補助、縮減社會福利以外,整個產銷制度向銷售末端傾斜及受到國際期貨市場人為炒作的影響也很大。

                        咖啡的銷售價格幾乎和成本完全脫離關係。目前咖啡的價格,很大程度掌握在金融炒作玩家手裡。玩家們在期貨市場買低賣高、輕鬆大賺價差,但影響所及,卻是讓落後國家的咖啡小農三餐無法溫飽,因為有時候收購價格會低到連成本價都不到。

                        另一方面,全球咖啡貿易市場的產銷結構,即商品末端的消費價格和原產地的收購價格存在很大的落差:中盤、大盤、咖啡商如雀巢等跨國企業公司吸走了大部分的利潤,小農常被迫要接受低於或接近於成本價的收購價格。換句話說,最不公平的地方就在於,當咖啡的期貨交易降低或崩盤的時候,咖啡小農要承受價格波動、被迫以低價售出咖啡豆,但是銷售末端,如連鎖咖啡品牌,卻不會因此調低售價;反之,如果咖啡期貨價格走揚或全球運輸成本增加時,銷售末端會以成本增加為由調高販賣價格,但這卻不一定會直接反應在原產地的收購價格上。「公平貿易」正是在此意義下誕生的,也就是希望建立一個透明、免去層層剝削、並拉近生產者與消費者之距離的機制。

                        1 2
                        • 歐債風暴從何吹起?
                        • 我的大學之道
                        • 位子不只一個
                        • 走進夢裡的家屋:《歡迎來到德國》
                        • 歐債風暴從何吹起?
                        • 我的大學之道
                        • 位子不只一個
                        • 走進夢裡的家屋:《歡
                        • 喝一杯改變世界的咖啡
                        雜誌夥伴
                         財經企管
                        • EMBA世界經理文摘
                        • smart智富月刊
                        • 先探投資週刊
                        • 大師輕鬆讀
                        • 今周刊
                        • 卓越雜誌
                        • 財訊
                        • 理財周刊
                        • 管理雜誌
                        • 財訊趨勢贏家
                        • 天下雜誌
                        • 商業周刊
                        • 遠見雜誌
                        • 財訊快報
                        • 經理人月刊
                        • 好房網House Fun
                         娛樂生活
                        • 儂儂雜誌
                        • career職場情報誌
                        • 美麗佳人
                        • 康健雜誌
                        • 常春樂活
                        • 整形達人
                        • 禪天下
                        • 環輿旅遊雜誌
                        • 獨家報導
                        • 育兒生活
                        • 媽咪寶貝
                        • 嬰兒與母親
                        • 愛女生
                        • WalkerLand窩客島
                        • Let's Music
                        • 滔客
                        • 微笑台灣款款行
                        • Koobii高校誌
                        • KKBOX音樂誌
                        • Class癮型誌
                        • OVERDOPE 台灣第一線上潮流雜誌
                        • 零傷害醫美誌
                        • Reach+ 上班族達陣誌
                        • ELLE
                        • Man’s Style男人味
                        • 24Drs.com
                         文藝時事
                        • 廣告雜誌
                        • 數位時代
                        • Cheers 快樂工作人
                        • PAR表演藝術
                        • 台灣光華
                        • 新台灣新聞周刊
                        • 科學人
                        • 講義雜誌
                        • 張老師月刊
                        • 全球中央
                        • 台北畫刊
                        • 人籟論辨月刊
                        • 基督教論壇報
                        • 方寸文創
                        • 時尚家居
                        • 時尚漫旅
                         聚焦中國
                        • 新周刊
                        • 環球雜誌
                        • 彼岸雜誌
                        • 南方周末
                        • 城市畫報
                        • 三聯生活周刊
                        • 南風窗
                        • 環球企業家
                        • 新世紀周刊
                        • 新民周刊
                        • 南方人物周刊
                         新聞類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