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興起「未來事件交易所」
在台灣大大小小的選舉中,各個政黨往往根據自己的內部民調來決定選舉操作,有時甚至故意放風,用真真假假的民調數字摧毀對手支援者的心理防線。除了人們常見的各類常規民調之外,近幾年來台灣興起的網路民調“未來事件交易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預測遊戲
“未來事件交易所”是以“未來事件”作為買賣標的的虛擬集中交易網站。在實際運作中,主要是針對未來可能發生的熱門事件或話題來讓玩家進行預測。
根據台灣政治大學預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童振源的說法,“未來事件交易”的正式名稱是“預測市場”,1988年由美國愛荷華大學幾位金融系教授發明。其基本原理是:根據“價格可以充分反映資訊”這一信念,把即將發生的事件當作“商品”,玩家以點數在網站上交易,若認為最後發生的機率高,就以高於市場價格(點數)購入期貨,反之,就拋售手上期貨。
簡單說來,也就是對於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件,以用股票交易的概念來預測可能發生的機率,交易的價格越高,代表預測此事件的發生機率越高。
當然,這些虛擬的交易實際上是免費的。民眾可以在未來事件交易所網站上免費註冊成為會員,並同時獲得1萬元虛擬貨幣,即擁有虛擬的10萬點點數。然後,可以藉由交易來獲得積分。
這裡的玩法有兩種:一種是“0—100型合約”,例如“十天後會不會下雨”或“2012年馬英九會不會連任”? 因為結果只會有“會”與“不會”兩種結果,所以價格變動不是100就是0。以“馬英九會不會連任”這個合約為例,“如果網站的價格是85元,就表示民眾認為2012年馬英九有85%的機率連任台灣地區領導人。
第二種玩法是“落點預測型合約”,是指事件結果為價格變動範圍內的某一點。比如說,某個球隊已經贏7場比賽,還有10場比賽要進行,那麼交易的價格變動就會在7到17之間。
進入網站後,玩家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事件來下單預測,如果預測能力強,就能低買或高賣賺得點數;相反地,玩家的預測能力低,常會高買或低賣,很快就會賠光點數。網站也有排名的機制,只要你自認是預測時事的高手,就可以通過在“未來事件交易所”上的線上交易展示你的預測能力,贏得點數,提高自己的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