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是賈伯斯接班人?
很難想像沒有賈伯斯(Steve Jobs)的日子。在最近全球金融風暴的超低氣壓籠照下,裁員、縮編、減少資本支出等關鍵詞,出現在國內外各種財經新聞標題中。也因此十月二十日蘋果公佈第三季財報的亮眼表現後,當天即時新聞和隔天的版面頭條都放上這則消息。此時此刻,市場最缺的就是信心。
“在蘋果亮麗一季的背後”(Behind Apple's impressive quarter),這是《財星》(Fortune)雜誌網站隔天的頭條新聞標題,前言則是:“儘管經濟疲軟,賈伯斯向信眾們保證,蘋果仍將持續痛擊對手。”
他似乎具有某種魔力,總是能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做對的事。
源源不絕的創新魔力
一九七六年,越戰結束的第二年,大學輟學生賈伯斯和高中學長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也是另一位大學輟學生,在矽谷成立了蘋果電腦。兩位二十出頭的加州嬉皮,振奮了在海外打敗仗而信心低迷的美國社會,讓他們相信美國夢仍然存在。一九九七年,當個人電腦業因供過於求,開始走入低價,甫回任蘋果執行長的賈伯斯,旋即以一系列色彩炫麗的iMac電腦,告訴市場和消費者:“且慢,電腦還不是低價產品,起碼蘋果電腦不是。”其後的iPod和iTunes,則為那些認為網路是侵權和盜版溫床的唱片業者,找到了商業模式。
更特別的,是他的魔力源源不絕,總讓市場驚艷。兩年前,當蘋果在紐約第五大道開起專賣店,與那些時裝和珠寶品牌比鄰而居,人們再次見識到這位金童點石成金的功力:“原來科技產品還可以這樣賣”。
《數位時代》去年底開辦的“遇見創新者”論壇,陸續邀請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新浪網創辦人蔣顯斌和年代電視創辦人邱復生等擔任主講者。當這群在台灣被認為最具創新力的人,被問到“你認為最創新的人是誰”時,答案驚人地相似:“賈伯斯”。
伊夫接班呼聲最高
下一個問題,也是所有關心蘋果和賈伯斯的人所要追問的,不是賈伯斯還有哪些新概念要推出,而是在賈伯斯之後,誰能接班?這不僅是接下賈伯斯在蘋果的位子,還有他在美國社會和全球業界的地位。
隨著賈伯斯癌症復發的消息不時傳出,以及兩個月前富比士網站誤貼他過世的新聞流出後,蘋果股價應聲重挫一五%,“誰是賈伯斯接班人”已成為必須盡快找到答案的問題。畢竟像先前可口可樂和麥當勞那種執行長因病猝逝,導致接班安排不及,造成領導真空,誰都不樂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