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撥打網路,通了!
打破手機營運商的主導權
「蘋果與Google加入手機產業,打破過往手機營運商的主導權,」《商業週刊》指出,手機使用者不用再像過往,得要透過營運商,現在可以透過手機軟硬體廠商,更容易下載、設定自己所需要的服務、內容與軟體。
和PC、網路的發展相比,手機的發展缺乏全球共通的產業標準。歐洲、美國、日本、韓國各自擁有不同的模式與規格,各地區的手機營運商因為在地優勢、封閉系統,擁有絕對主導權,手機軟硬體廠商在不同國家市場,往往要針對不同的營運商系統做產品調整。如今,iPhone 3G是由蘋果主導、各地區營運商配合,Android開放式平台,則讓手機製造商在統一的規格下,將心力與資源集中在開發新手機與各種應用上。
手機上網是美國在手機領域上,首度有機會取得領先,並讓創新能量重回矽谷。根據專業顧問Chetan Sharma的統計,今年第二季美國的手機數據(Data)傳輸比去年大幅成長四成,達到八十二億美元,佔整體無線服務市場的比重則從去年的一七%提高到二一%,手機上網在美國成長十分強勁。
《商業週刊》指出,同樣來自矽谷的蘋果與Google,在各自打造出的手機上網模式中,中心角色是手機製造與軟體開發廠商,矽谷則在這兩大創新源頭帶動下,逐漸在手機上網的創新上,聚集出更強大的能量。例如根據《商業週刊》報導指出,日本營運商NTT DoCoMo及其他亞洲的手機營運商,正積極在矽谷尋找手機內容與軟體的新創公司(Start-Ups),作為投資或購併的目標;諾基亞則在矽谷附近的聖地牙哥,成立規模四百人的新研究室;諾基亞旗下的Symbian,也正在擴展美國分部。
面對蘋果與Google強勢進軍手機領域,原本在手機產業各據山頭的勢力,也正在全力反擊。其中,以市占率超過四成的手機龍頭諾基亞,最受重視。十月初,諾基亞第一支觸控螢幕手機正式上市,外觀與iPhone十分相似,但價格卻少了將近三分之一。另外,諾基亞還提供使用者一年的音樂服務,可以從四大唱片廠商下載及保存音樂。
諾基亞具備高度競爭優勢
若以市場規模來看,諾基亞今年預估銷售五億支手機,約是蘋果手機銷售量的五十倍,擁有規模經濟的成本優勢;若以產品佈局來看,諾基亞擁有高、中、低階手機完整的產品線,同時擁有手機作業系統Symbian,和Google的Android一樣,是免費開放的手機平台,另外諾基亞也成功打造了網路內容與服務的網站Ovi。從全球據點來看,在有手機用戶的國家,諾基亞幾乎都有經銷通路或是與營運商綁門號的合作模式,而iPhone 3G至今在不到六十個國家,與當地主要營運商合作上市,Google手機則只有美國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