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紐約廣告節
第二篇:
《廣告藝廊》
當眾聲喧嘩時
文/錢大慧
面對亂局時的動作,往往可以看出一個品牌經營者的智慧。一般有這幾種狀況,上焉者應付得宜,甚至可化危機轉機,中焉者持平,下焉者加深危機,還有一種是不作不錯,多作多錯,就乾脆甚麼都不作。
美國伏特加酒市場亂局已久,而亂局卻仍有品牌嶄露頭角,創造佳蹟,例如Grey Goose以頂級的價格,平凡卻有效的酒協口味排行榜廣告爆紅;還有就是以口味取勝的Ketel One,初入市場時以講習會對通路作教育訓練,根本不打廣告,廣告是後來紅了以後才作的。
也有老品牌大改傳奇性廣告活動的,如瑞典的ABSOLUT改走「In an ABSOLUT World」為名的廣告活動,更推出了一個副品牌Level,但標語表明這品牌來自ABSOLUT,像是要瓜分原來的ABSOLUT的佔有率,而非開拓新市場;而如史托利(Stoli即Stolichnaya)在數度更改策略後,則是又改回「俄國」的老路,只不過言談話語之中,自吹自擂的味道太濃了一點。來自芬蘭的芬蘭底亞(FINLANDIA)倒是屹立不搖,還是走數年前的路子,一片冰天雪地,其它讓讀者自己想像。
另外,新入市場的小朋友還真應了那句「進入叢林的小白兔」,的確是提出了一些觀點或看法,但並沒有任何支持點,比如宣稱自己是俄國最奢侈的伏特加,也只是宣稱而已,並未對宣稱的奢侈有任何支撐的表現;另一個則比較迂迴,要消費者抵抗自己的慾望,別喝太多,最後以責任感作結束,標語更說要改造心靈,也同樣的沒有提出印在標籤上的支持點─5次蒸餾。
各品牌對市場現況的回應,應依其市場地位、策略而定,初入市場的新丁作法與市場老將本應不同,推出側翼品牌理應與其它競爭品牌搶市場,而不是搶自己的佔有率,如果要鞏固自己品牌的市場,該推出新口味,而非推出側翼品牌;而市場小白兔應該替自己訴求,如果找不到支持點,那麼就好好營造一個。現今市況少有無眾聲喧嘩之處,唯有依市場地位,詳擬策略,並據而行之,給消費者一個清楚明亮的訊息是脫穎而出的第一步。
第三篇:
《廣告圈動態》
張清茂 升任浩騰媒體購買經理
浩騰媒體購買副理張清茂6月1日起升任購買經理,負責平面購買,廣播及戶外媒體之相關業務。人稱阿茂哥的張清茂在媒體圈已有10多年經驗,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因表現佳而升任媒體購買經理。服務過的客戶有:Sparq速博、美國運通、FedEx、ICI、VISA、環球電影、帝國菸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