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月效應 電動車概念股不缺席

拜登當選,不確定因素解除,疊加輝瑞疫苗問世,2021年底COVID-19疫情受到控制,預期經濟進入復甦,這是去年11月以來推升股市多頭上漲的動力,簡單明瞭,從法人到散戶都認同這個投資概念,但接種疫苗後,就能馬上看到世人期待的重回2020年以前的正常生活嗎?
這期聊一聊疫苗,在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還沒批准輝瑞疫苗緊急授權之前,已知這款疫苗對某些嚴重過敏體質的民眾不適合,而且在輝瑞去年12月初向美國FDA遞交的疫苗安全資料顯示,一共有六名志願者在實驗期間死亡,其中有兩名注射的是實驗疫苗。
雖然經過深度調查後,結果顯示造成死亡的原因與疫苗無關,不過2020年12月28日一名以色列75歲老人在注射輝瑞疫苗兩小時後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以色列衛生部表示,按照慣例,在短時間觀察確認沒有出現副作用後,這名男子便離開了診所,最初的這些線索並沒有展現出該男子死亡與疫苗注射之間的關係。雖然人數不多,但恐怕還是影響了民眾積極接種的意願。
疫苗施打普及vs.病毒變異速度
在歐洲,疫苗接種計畫仍面臨諸多挑戰。法國、波蘭、義大利等一些歐盟國家不少民眾對新冠疫苗效果持懷疑態度或不願意接種,或將延遲2021年底群體免疫的時間點。
2020年12月29日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LSHTM)根據數學模型的推算顯示,為避免爆發第三波疫情,全英國唯有實施第四級封鎖,外加學校下個月關閉以及每週二百萬人接種,如此才能讓加護病房尖峰負擔不高於第一波疫情峰值。這項研究顯示,英國若無法讓大批民眾接種,2021年確診數、住院數、加護病房佔床率以及死亡人數可能會超越2020年水準。
事實是,英國兩週累計僅六十二萬人完成第一劑接種,如果僅接種一劑,效力僅達50%,兩劑才能達到91~95%的效力,而且疫苗不是馬上注射就發揮藥力,需要10到14天才產生防禦作用。所以不單單是民眾接種的意願,還有廠商生產的速度,以及冷鏈配送的順暢性。
冷鏈配送也是個大問題,即使是發達國家冷鏈系統也需要完善,德國巴伐利亞州醫護人員發現當地的輝瑞疫苗冷卻溫度可能不符合規定,導致當地至少八個城市必須延緩施打疫苗。顯然,接下來是疫苗施打普及與病毒變異速度之間的賽跑。
冷鏈配送問題 給了中國疫苗外交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