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廠搶攻中國自駕車商機

汽車產業在亞馬遜、阿里巴巴、蘋果、華為等科技巨頭紛紛跨入後,將注入更多的未來科技應用,加速汽車升級轉型朝向「未來車」發展。
有別於電動車僅止於汽油改成電池的動力轉換,未來車更像是過去功能型手機升級智慧型手機的轉換,加上各國燃油車大限的落日條款,可以理解成「電動車不等於未來車,未來車一定是電動車」。
電動車是必要條件非充分條件
BMW曾於二○一六年以「A.C.E.S.」四大核心解釋未來車發展,分別為自動駕駛(Automated Driving)、車聯網(Connectivity)、電動化(Electrification)、共享服務(Services),二○一六年再加入設計能量,重塑「D + A.C.E.S.」理念,透過設計的力量來加強BMW改變汽車樣貌的力道。從BMW的解釋也可發現電動化只是未來車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全球加快5G基地台、低軌衛星佈建腳步,高速傳輸環境將逐步完善,有利未來車應用場景實現提早到來。
想要實現自動駕駛,就必須先搞定車聯網,不僅車輛與車輛間需要相互溝通、車輛與基礎設施間也需要溝通,市場期待5G到來可將車聯網提升到全新可能,進而開啟自動駕駛的大門。
汽車電動化已靠特斯拉大量生產快速拉高滲透率,下一步則要設法提高充電速度、續航力的同時並降低成本,讓售價來到所有消費者都願意買單的甜蜜點。
當自動駕駛、車聯網、電動化繼續發展,汽車將以全自動的姿態從自用變成公用的角色,成為貨真價實的大眾運輸工具,朝共享服務、共享經濟的商業趨勢發展。
自駕車應用場景創造乘客新體驗
在自駕車應用場景實現後,無人駕駛將成常態,每個車上的人都是乘客,該如何打發乘車時的空閒時間,就成了車廠可提升消費者體驗的新方向,可預期打造智慧座艙成為移動的娛樂中心,也會是未來車的發展趨勢。
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就已宣布自二○二二年起,旗下Hyundai、Kia及Genesis等品牌全系列車款將全面標配NVIDIA DRIVE車用資訊娛樂(In-Vehicle Infotainment;IVI)系統,持續強化的車內的AI使用者體驗並可永久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