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理財周刊 發行日期:110.01.08 刊號:1063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台廠搶攻中國自駕車商機

                          高適

                          汽車產業在亞馬遜、阿里巴巴、蘋果、華為等科技巨頭紛紛跨入後,將注入更多的未來科技應用,加速汽車升級轉型朝向「未來車」發展。

                           

                          有別於電動車僅止於汽油改成電池的動力轉換,未來車更像是過去功能型手機升級智慧型手機的轉換,加上各國燃油車大限的落日條款,可以理解成「電動車不等於未來車,未來車一定是電動車」。

                           

                          電動車是必要條件非充分條件

                           

                          BMW曾於二○一六年以「A.C.E.S.」四大核心解釋未來車發展,分別為自動駕駛(Automated Driving)、車聯網(Connectivity)、電動化(Electrification)、共享服務(Services),二○一六年再加入設計能量,重塑「D + A.C.E.S.」理念,透過設計的力量來加強BMW改變汽車樣貌的力道。從BMW的解釋也可發現電動化只是未來車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全球加快5G基地台、低軌衛星佈建腳步,高速傳輸環境將逐步完善,有利未來車應用場景實現提早到來。

                           

                          想要實現自動駕駛,就必須先搞定車聯網,不僅車輛與車輛間需要相互溝通、車輛與基礎設施間也需要溝通,市場期待5G到來可將車聯網提升到全新可能,進而開啟自動駕駛的大門。

                           

                          汽車電動化已靠特斯拉大量生產快速拉高滲透率,下一步則要設法提高充電速度、續航力的同時並降低成本,讓售價來到所有消費者都願意買單的甜蜜點。

                           

                          當自動駕駛、車聯網、電動化繼續發展,汽車將以全自動的姿態從自用變成公用的角色,成為貨真價實的大眾運輸工具,朝共享服務、共享經濟的商業趨勢發展。

                           

                          自駕車應用場景創造乘客新體驗

                           

                          在自駕車應用場景實現後,無人駕駛將成常態,每個車上的人都是乘客,該如何打發乘車時的空閒時間,就成了車廠可提升消費者體驗的新方向,可預期打造智慧座艙成為移動的娛樂中心,也會是未來車的發展趨勢。

                           

                          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就已宣布自二○二二年起,旗下Hyundai、Kia及Genesis等品牌全系列車款將全面標配NVIDIA DRIVE車用資訊娛樂(In-Vehicle Infotainment;IVI)系統,持續強化的車內的AI使用者體驗並可永久升級。

                          1 2 3
                          • 新年新飆股
                          • 賴添福:應由社福轉型產業化
                          • 元月效應 電動車概念股不缺席
                          • 激發創意的60秒!揭密污水下水道
                          • 新年新飆股
                          • 台廠搶攻中國自駕車商
                          • 賴添福:應由社福轉型
                          • 元月效應 電動車概念
                          • 激發創意的60秒!揭
                          雜誌夥伴
                           財經企管
                          • EMBA世界經理文摘
                          • smart智富月刊
                          • 先探投資週刊
                          • 大師輕鬆讀
                          • 今周刊
                          • 卓越雜誌
                          • 財訊
                          • 理財周刊
                          • 管理雜誌
                          • 財訊趨勢贏家
                          • 天下雜誌
                          • 商業周刊
                          • 遠見雜誌
                          • 財訊快報
                          • 經理人月刊
                          • 好房網House Fun
                           娛樂生活
                          • 儂儂雜誌
                          • career職場情報誌
                          • 美麗佳人
                          • 康健雜誌
                          • 常春樂活
                          • 整形達人
                          • 禪天下
                          • 環輿旅遊雜誌
                          • 獨家報導
                          • 育兒生活
                          • 媽咪寶貝
                          • 嬰兒與母親
                          • 愛女生
                          • WalkerLand窩客島
                          • Let's Music
                          • 滔客
                          • 微笑台灣款款行
                          • Koobii高校誌
                          • KKBOX音樂誌
                          • Class癮型誌
                          • OVERDOPE 台灣第一線上潮流雜誌
                          • 零傷害醫美誌
                          • Reach+ 上班族達陣誌
                          • ELLE
                          • Man’s Style男人味
                          • 24Drs.com
                           文藝時事
                          • 廣告雜誌
                          • 數位時代
                          • Cheers 快樂工作人
                          • PAR表演藝術
                          • 台灣光華
                          • 新台灣新聞周刊
                          • 科學人
                          • 講義雜誌
                          • 張老師月刊
                          • 全球中央
                          • 台北畫刊
                          • 人籟論辨月刊
                          • 基督教論壇報
                          • 方寸文創
                          • 時尚家居
                          • 時尚漫旅
                           聚焦中國
                          • 新周刊
                          • 環球雜誌
                          • 彼岸雜誌
                          • 南方周末
                          • 城市畫報
                          • 三聯生活周刊
                          • 南風窗
                          • 環球企業家
                          • 新世紀周刊
                          • 新民周刊
                          • 南方人物周刊
                           新聞類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