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入虛實的大夢想家 徐嘉凱的「沉浸式娛樂」世界
【文˙蘇俐穎 圖˙SELF PICK】
28歲的徐嘉凱始終很忙。
一頭往後梳的紳士髮型,鼻樑上一副徐志摩風格的圓框眼睛,不像同輩的人還在人生道路上迷惘,超齡的他,腦子總是轉得飛快,不論電影、哲學、社會,都自有一番見地。
15歲立志成為電影導演,為了圓夢,他的每一階段都步步為營。18歲進入台藝大廣電系就讀,23歲創業成立製片公司SELF PICK,拍攝網路短劇《Mr. Bartender》、《私室》,累積超過百萬點擊率。
2019年,更是意義非凡的一年。他的首部院線片,同時也是台灣第一部以區塊鏈作為主題的商戰電影《聖人大盜》,在十月正式上映,他也因此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耕耘多年,終於受到專業肯定。
《聖人大盜》導演徐嘉凱(林旻萱攝)
小有名氣的他,回顧追夢過程,走來磕磕碰碰。
他心目中的終極藍圖,是打造出猶如迪士尼、環球樂園那樣,具有產業規模,能夠虛實整合,訴諸五感體驗的「沉浸式娛樂」世界。
剛創業時,曾向文化部申請補助,評審委員認為「夢想太大」,被打回票。
不屈不撓的他,先嘗試拍攝網劇《Mr. Bartender》,過程中曾向群眾募資,仍以失敗告終。
他不氣餒,先接了其他案子賺錢,再投入資金,不僅完成了作品,片場還被留下,當成酒吧持續經營至今。
「夢想這條路,我跪著走了好久,好不容易,卻才走到這裡。」這是為《聖人大盜》電影發起群眾募資時,徐嘉凱的自述。
雖然電影評價兩極,燒了5,000萬的拍片資金,台北的戲院卻只上映10天,票房慘澹。
但他敢夢、敢想、言而有信的態度,卻打動了許多人。一群熱情的年輕網友,自主發起「百刷」(觀賞百次)的挑戰,應援導演的夢想。
雖是不完美的商業片,卻點燃了每個人心中的一點什麼。
科技園區長大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