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公平 從生活中改變世界
從日常生活,透過不同的活動深耕
在生態綠的推動下,2010年台灣成立了台灣公平貿易協會,「這一路走來,真的很不容易,也很感謝台北市政府的配合與幫助。」台灣公平貿易協會副秘書長潘怡伶說,公平貿易認證產品代表的是,讓小農與工人們在全球市場裡,能獲得一個公平交易的機會,同時,也提供消費者另一個選擇,「希望能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影響力,讓更多人知道並身體力行!」潘怡伶說。
多年來協會透過講座、論壇、活動等,來讓大家了解並接受。每年並固定舉辦「國際公平貿易日」,以多元活潑的方式,吸引更多人的關注與參與,例如今年7月在大稻埕的「無國界料理市場」中,除了一般人所熟知的咖啡、茶、可可等,還有充滿大稻埕特色的南北貨、中藥材,讓東、西方兩種截然不同的食材創作出全新體驗,同時將公平貿易的概念巧妙融入生活中。初期,藉由與社區大學、社區營造合作,深耕地方,讓大家了解公平貿易的觀念,將來也會更積極舉辦以活潑、有趣的方式來推廣。潘怡伶表示,「像是在『公平貿易樂活節』中,以公平貿易原料做成的足球並舉辦賽事,不僅好玩又充滿了話題性。」
GO!GO!改變世界,大家一起來
在茶葉、咖啡豆等原物料之外,可以實踐公平貿易的產品其實相當多元,譬如橡膠、化妝品、保養品、棉花等不同類型的商品,都能以公平貿易的原料製成。
目前為了擴大公平貿易的範疇,商家採用以公平貿易做成的產品再開發成商品的模式,如公平貿易的糖成為烘焙西點的原料,即使不全然都是公平貿易的產品,也是生態綠、協會正在努力的事,希望能藉此提升、擴展大家對於公平貿易的認知與使用。
爬梳過往歷史,2009年生態綠開始營運、2010年台灣成立了台灣公平貿易協會,並隨著深入推廣,2016年正式成為國際公平貿易組織的一員,2017年台北市議會更通過台北市成為公平貿易城市的決議,這項重大的突破,也讓台北市率先成為華文地區第一個公平貿易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