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生命 拔撐著真實的疼痛
何曉玫的《極相林》編舞家何曉玫的《極相林》,舞名來自生物學名詞,意指「物種的演替巔峰」,是一個群落中複雜而穩定的平衡狀態。她藉此延伸,探索生命中那些「尖尖細細、破碎的」生命力,如何脆弱地拔撐著生態╱生命的平衡。透過舞者身體的肉搏、堆疊、壓迫,她找一個讓舞者痛的方法,因為痛,所以「真實有感」,所以震懾人心。
2019舞蹈秋天
何曉玫Meimage Dance舞團《極相林》
11/23 19:30
11/24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文字 王昱程
圖片提供 國家戲劇院
「極相林」在生物學上是指「演替巔峰」,講的是在一個群落中各個物種的演替過程,物種的演替並非永恆持續,而會達到一個平衡狀態,此時,群落結構最為複雜而穩定,只要不受外力干擾,它將永遠保持平衡。
何曉玫以《極相林》說明,任何一種看似平穩的狀態,其背後一定有某種角力關係。關於生態,她眼裡的多樣,總是那些「尖尖細細、破碎的」生命力,她說:「當我們細瞧那些平衡,會看見緊密相扣的環節,正在拔撐著。生命總是充滿了未知,極相林的平穩也可能是相當脆弱的。」
讓舞者「痛」 讓舞作「美」
「脆弱是生命共有的。但為什麼我們這麼珍惜?這麼緊抓不放呢?因為它是我們絕對能把握的真實,我們只能,也必須面對它。」她覺察到自己的脆弱是創作最早的靈感,尤其從身體開始,「在一些事情的衝擊過後,我的心很脆弱,身體是空的、沒有力量。」
當她重新鍛鍊自己,逐漸成長的力量伴隨著疼痛而來、身體如此、心靈也是如此。「痛其實並非壞事,它常常是一個警訊。」重新理解生命中真實的脆弱與疼痛成為創作《極相林》的思考路徑,「舞台上的肉搏、堆疊、壓迫,對我來講,就是在找一個讓舞者痛的方法。」隨著動作精熟,舞者逐漸不再疼痛,「等一下,怎麼做得那麼美?痛,去哪裡了?」其實,她所衷情的「痛」帶來震懾人心的力量之所以強大,是因為「真實有感」,對舞者、觀眾和她自己而言都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