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話」為題 掘探生命當下
田孝慈、鄭皓、蘇品文的《微舞作》
今年「舞蹈秋天」的《微舞作》,由鄭皓、蘇品文、田孝慈擔綱上陣,這回的命題是「神話」,三位新生代編舞家各自從自身體驗取徑:鄭皓的《觸底的形色》從近年的生命低潮狀態,發展為對於量子力學和測不準原理的思考;作為性別研究者、女性主義倡議者的蘇品文,則希望讓觀者在《嗯哼》閱讀到女人與性的關係;田孝慈則以《清醒夢》作為個人創作階段性的回顧,質疑僵固的慣常。
2019舞蹈秋天 田孝慈、鄭皓、蘇品文《微舞作》
10/11~12 19:30 10/12~13 14:30
台北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INFO 02-33939888
文字 羅倩
攝影 陳長志
圖片提供 國家兩廳院
國家兩廳院「舞蹈秋天」系列的《微舞作》,邀請了三位新世代編舞家——鄭皓、蘇品文、田孝慈,以「神話」為創作命題,在集體恐懼的時代,提問編舞家們什麼是二○一九年的時代氣味?舞蹈又可以如何表現?
《觸底的形色》 從低潮出發切入科學神話
鄭皓的《觸底的形色》從近年的生命低潮狀態,發展為對於量子力學和測不準原理的思考。科學精神如何取代宗教神話,如同量子力學的光是波動還是粒子構成,常常是逆反我們直覺的。
「過去我認為身體有好的和壞的運作,想找到跳舞的正確方法,要享受自己做不好的時刻很困難。這次創作處在比較理想的生產節奏上,尤其七月參與了『身體微旅行』工作坊,陳彥斌的戲劇課讓我發現自己還是喜歡跳舞。」
獨舞創作歷經《落後巔峰》、《水銀猜想》、《阻力的總和》到《觸底的形色》,鄭皓這次從低身心的狀態與姿態出發,音樂使用聲響邏輯來引起共鳴。他在三、四年前開始接觸太極導引與武術,也好奇如何以不打開身體跨度的方式往下蹲。因為身體愈低愈難行動,如何在蹲低膝蓋碰地的情況下;在雙重、單重、失重不同模式之間;在轉之中重心如何轉移而不會飛出去而噴掉,找到身體動的自在?是這次動作的著力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