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綠色永續
                        • 最新雜誌
                        PAR表演藝術 發行日期:201812 刊號:312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把餘韻帶回台灣 NSO的美式歲末樂聲

                        NSO名家系列「美國春秋」
                        2018/12/21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2018/12/22 19:3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NSO 總監系列「歲末音樂會—搖擺美國」
                        2018/12/31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文字 李秋玫
                        圖片提供 國家交響樂團
                        相較於歐洲,美國的古典音樂風格完全不同。在短短兩百四十多年間,靠著移
                        民所帶來的文化,扣緊著這片大陸的開拓史,從純樸的鄉村音樂、熱情的拉丁
                        節奏、動人心弦的藍調到華麗變奏的爵士……大量的原創音樂融合,都為美國
                        音樂做出了貢獻。那繁複多變的拍點與迷人的旋律,甚至刺激了歐洲作曲家跟
                        著模仿嚐鮮。若說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有如此繽紛的素材、多樣的風格、超越族
                        群且生氣蓬勃的創造力與影響力──美國,非它莫屬!
                        美國古典音樂三傑 展現美式生命力
                        列舉美國古典音樂代表性人物,蓋希文(George Gershwin)、柯普蘭(Aaron
                        Copland )、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絕對是腦中閃過最容易連結的一串
                        名字。蓋希文生前紅透半邊天、名利雙收,很難想像他是在紐約街頭長大,並
                        未接受正規音樂教育,但是他濃濃的爵士風與個人特色在流行界大受歡迎,在
                        百老匯歌舞劇更擁有叱吒風雲的地位。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嚴肅作品也造成轟動
                        ,《藍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一開始超過兩個八度音程的單簧管滑音、融
                        合古典又帶有爵士切分音,這種美國象徵的語彙誰也學不來。《一個美國人在
                        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是他初到花都的驚喜與鄉愁,同樣狂狷的樂念與變化
                        多端的節奏堆砌著美式的生命力。
                        柯普蘭也一樣,出身紐約布魯克林區的他,連自己都懷疑如何成為音樂家的。
                        但從小學習鋼琴,日後不僅作曲,又拾起指揮棒帶領樂團,成功之途可說是一
                        頁傳奇。他的名作《阿帕拉契之春》Appalachian Spring是為了現代編舞家瑪
                        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的舞團所創作,帶有民謠風,又加上不諧和音與
                        刺激性的旋律,讓這部作品得以獨立於舞團單獨演出,成為生涯頂峰之作。
                        伯恩斯坦也是不可多得的傳奇,橫跨百老匯、古典音樂創作、鋼琴演奏、指揮
                        、主持、教育等領域,並且樣樣精采。他的歌劇《憨第德》Candide源自法國
                        文學家伏爾泰(Voltaire)的同名創作,怪誕、諷刺的劇情配上作曲家爆發力的
                        快版與美國本土的音樂語言,尤其序曲中的音樂狂飆更令雙耳應接不暇。
                        NSO兩場音樂會 延續美巡餘韻
                        從最年長的蓋希文出生的一九八九年到柯普蘭與伯恩斯坦雙雙在一九九○年辭世
                        ,不到一百年的時間,他們遊走嚴肅與通俗之界,創造出宛如萬花筒般炫麗的
                        作品,讓人們一聽到旋律變可以接著哼唱,愛不釋手。
                        今年適逢伯恩斯坦百歲冥誕,才剛從美巡載譽歸國的NSO,將在這歲末年初,

                        1 2
                        • 焦點專題Focus╱從「叛徒」出
                        • 特別企畫Feature/2018
                        • 特別企畫Feature/2018
                        • 特別企畫Feature/2018
                        • 焦點專題Focus╱
                        • 特別企畫Featur
                        • 特別企畫Featur
                        • 特別企畫Featur
                        • 把餘韻帶回台灣 NS
                        雜誌夥伴
                         財經企管
                        • EMBA世界經理文摘
                        • smart智富月刊
                        • 先探投資週刊
                        • 大師輕鬆讀
                        • 今周刊
                        • 卓越雜誌
                        • 財訊
                        • 理財周刊
                        • 管理雜誌
                        • 財訊趨勢贏家
                        • 天下雜誌
                        • 商業周刊
                        • 遠見雜誌
                        • 財訊快報
                        • 經理人月刊
                        • 好房網House Fun
                         娛樂生活
                        • 儂儂雜誌
                        • career職場情報誌
                        • 美麗佳人
                        • 康健雜誌
                        • 常春樂活
                        • 整形達人
                        • 禪天下
                        • 環輿旅遊雜誌
                        • 獨家報導
                        • 育兒生活
                        • 媽咪寶貝
                        • 嬰兒與母親
                        • 愛女生
                        • WalkerLand窩客島
                        • Let's Music
                        • 滔客
                        • 微笑台灣款款行
                        • Koobii高校誌
                        • KKBOX音樂誌
                        • Class癮型誌
                        • OVERDOPE 台灣第一線上潮流雜誌
                        • 零傷害醫美誌
                        • Reach+ 上班族達陣誌
                        • ELLE
                        • Man’s Style男人味
                        • 24Drs.com
                         文藝時事
                        • 廣告雜誌
                        • 數位時代
                        • Cheers 快樂工作人
                        • PAR表演藝術
                        • 台灣光華
                        • 新台灣新聞周刊
                        • 科學人
                        • 講義雜誌
                        • 張老師月刊
                        • 全球中央
                        • 台北畫刊
                        • 人籟論辨月刊
                        • 基督教論壇報
                        • 方寸文創
                        • 時尚家居
                        • 時尚漫旅
                         聚焦中國
                        • 新周刊
                        • 環球雜誌
                        • 彼岸雜誌
                        • 南方周末
                        • 城市畫報
                        • 三聯生活周刊
                        • 南風窗
                        • 環球企業家
                        • 新世紀周刊
                        • 新民周刊
                        • 南方人物周刊
                         新聞類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