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挺進貝德堡 三一重工冒險下注
梁和向一起考察了比利時的那慕爾市(Namur),而唐則前往比利時的布魯塞爾(Bruxelles)尋找機會。比利時這一核心的地理位置令三一重工垂涎不已,此地離安特衛普港(Antwerp)只有咫尺之遙,且位于歐洲幾個核心國家的中心:東與德國接壤,北與荷蘭比鄰,南與法國交界。
三一重工在歐洲選址的3個原則中,首先即要求交通便利,其次為土地必須在20公頃以上,此外當然是價格不要太貴。在寶馬展結束後,歐洲建廠一事也被提上了三一重工的議程。2007年4月至6月,三一重工即在歐洲展開籌建人員的招聘行動,在寶馬展上,梁穩根就向現任德國工廠籌建負責人的封興良發出加盟邀請。6月,梁又在上海和封再次深談。梁當時就表示,三一重工將會在歐洲投資1億歐元。
封興良1989年開始在德國求學,在德國生活了將近20年之久,熟悉當地的工程機械業,並擁有不錯的投資經驗。封興良在2007年9月時赴比利時考察建廠地點,卻發現那片20公頃的土地上空橫貫著一條條高壓線。按照三一重工的規劃,新建工廠的平均高度必須在16.2米之上,最高處預計在25米左右,而高壓線帶來的限制使得建築高度不能超過10米。三一重工在和當地的投資局協商後,雙方達成的共識是必須將5根電線桿移開,但對方並未承諾移建費用。此外,封發現這塊地的旁邊就是一個研究放射性物質的研究所,封深知,這種工作環境會讓許多當地員工產生擔憂。封興良告訴梁穩根,這塊地必須“槍斃”。
“搜地行動”繼續。不過,目標地點已縮小在比利時、德國和荷蘭這三個地理位置極佳的國家內。此後,位于德國貝格海姆(Bergheim)和迪恩(Deyn)的兩塊地進入其視野。貝格海姆的一塊地臨近美因河與萊茵河的交匯點,而迪恩和貝格海姆相距不過30公里,地理位置同樣極佳。但是,迪恩一位主管招商工作的副市長因為曾在浙江金華市被偷過10塊錢,從此對中國人充滿了偏見,他強硬而固執地表示,並不歡迎中國企業來此投資;而貝格海姆雖然對三一重工的建廠計劃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但該市負責此項目的人士的拖沓工作作風卻讓三一重工感到失望。
迪恩只有徹底放棄,但三一重工仍對貝格海姆抱有希望。三一重工試探性地在當地發布了一些免費的網絡廣告,轉機就這樣出現了。2008年4月,貝德堡市長科爾特在獲悉三一重工的投資計劃後,通過該市一位中國餐廳的老板向三一重工發出了邀請。唐修國和封興良接到電話後立刻奔赴貝德堡,最終選定了一塊目標地塊。
好事多磨。接鄰而居的貝格海姆和貝德堡都希望三一重工來建廠,在接下來的3個月里,雙方為此向三一重工反複游說。貝格海姆市長不僅親自打電話給封興良發出邀請,還派出一位政府官員屢屢拜訪封居住的旅館,後來封不得不每天從旅館的側門進出,對其避而遠之。最終,北威州州長魯特格斯對這場雙方各不相讓的爭奪戰做出調解:由貝德堡和貝格海姆共同經營這塊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