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南風窗 發行日期:2009/03/23 刊號:32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台灣政論節目的療傷功能:良劑還是毒藥

                  本刊記者 鐘岷源

                      馬英九上任之後,就是這樣的局面,執政績效不彰、又碰到全球金融海嘯衝擊,「桃花源幻覺」破滅了。藍的失望,綠的也覺得改朝換代後,不過爾爾,「不甘心」的情緒復發。

                      台灣,恰好經過從1994年以來,李登輝、陳水扁的選舉操弄,形成了深藍、深綠都有超過一成以上基本群眾的結構,在桃花源幻滅中,藍的不願意面對真實,綠的,原本可以吐一口怨氣,偏偏在去年8月14日,陳水扁又爆發「海角七億」醜聞。這樣就是「打平了」,藍的專罵陳水扁、綠的專罵馬英九,大家都挑對方的錯,以掩蓋自己內心不願面對的真實傷慟。

                      為什麼政論節目也跟著走?因為台灣在1990年代開放媒體後,過多元開放,形成了有100多個頻道、6000多份雜誌與報紙,通通都變成了是「小眾」媒體,能拿到1%收視率就算霸主了。問題是,1%遠遠不及藍綠板塊的極端與積極群眾,或者說,只要緊抓極端與積極群眾,就可以有足夠的收視率「頭期款」,讓自己的收視率有一定的保障水平。群眾需要療傷、節目需要收視率,一拍即合。

                      《南風窗》:政論節目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民眾對政治、經濟情勢越感不安,節目的收視率反而越上揚。以2008年11月為例,當月月初及月中分別發生了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赴台,引發綠營「圍城」,以及陳水扁遭檢方聲押等新聞事件,台灣兩大藍綠立場鮮明的政論節目──三立電視台《大話新聞》與TVBS《2100全民開講》,收視率也隨之跳升兩成。可以看出,政論節目受惠於民心動盪不安的趨勢相當明顯,這種收視飆高,是「集體療傷」還是「飲鴆止渴」?

                      黃創夏:「桃花源幻覺」破滅後的台灣基本群眾中,既然對未來已經失去了渴望與信心,情緒的發洩就成了面對挫折的止痛劑,既然在自己陣營內找不到希望與樂觀,仇視對方、尋找敵人的「仇恨動員」就越來越成為話題主流。所以,越爭議、越牽扯到藍綠對壘的事件發生,各自陣營的基本群眾越焦躁。

                  他們,在乎的不是「真相」,而是「會不會讓對方更囂張」。在這樣的溫床下,政論節目越能挑動焦躁,越能鎖住極端與積極基本群眾的目光,從眾心理下,極端與積極基本群眾又擴大了這種感染。

                      有趣的對比,像「消費券」或是「油價」這種重大公共議題,本應該在媒體上好好討論的,但因在藍綠基本群眾中,並沒有明顯分歧,不會引起「敵我意識」的同仇敵愾,收視率反而狂跌,比起罵陳水扁或罵馬英九,可能連一半收視率都沒有。

                      《南風窗》:因此政論節目讓人看得心有慼慼、欲罷不能,但「台灣奇跡」對於台灣民眾而言是不是一個諷刺?

                      黃創夏:也不能這樣說啦,這是「補交學費」的代價啦。20年前,各種因素配合下,台灣政治的改革與開放,太順利了,全世界幾乎沒有不流血就完成改革的政治開放。台灣,卻幸運地不流血達到政治開放。

                  1 2 3 4 5
                  • 南京今年擬投入438億掀起城建高
                  • 王希恩:三月西藏的兩個政治符號
                  • 解析德國式民主的成功與危機
                  • 調查顯示11.5%城鎮居民家中供
                  • 台灣政論節目的療傷功
                  • 南京今年擬投入438
                  • 王希恩:三月西藏的兩
                  • 解析德國式民主的成功
                  • 調查顯示11.5%城
                  雜誌夥伴
                   財經企管
                  • EMBA世界經理文摘
                  • smart智富月刊
                  • 先探投資週刊
                  • 大師輕鬆讀
                  • 今周刊
                  • 卓越雜誌
                  • 財訊
                  • 理財周刊
                  • 管理雜誌
                  • 財訊趨勢贏家
                  • 天下雜誌
                  • 商業周刊
                  • 遠見雜誌
                  • 財訊快報
                  • 經理人月刊
                  • 好房網House Fun
                   娛樂生活
                  • 儂儂雜誌
                  • career職場情報誌
                  • 美麗佳人
                  • 康健雜誌
                  • 常春樂活
                  • 整形達人
                  • 禪天下
                  • 環輿旅遊雜誌
                  • 獨家報導
                  • 育兒生活
                  • 媽咪寶貝
                  • 嬰兒與母親
                  • 愛女生
                  • WalkerLand窩客島
                  • Let's Music
                  • 滔客
                  • 微笑台灣款款行
                  • Koobii高校誌
                  • KKBOX音樂誌
                  • Class癮型誌
                  • OVERDOPE 台灣第一線上潮流雜誌
                  • 零傷害醫美誌
                  • Reach+ 上班族達陣誌
                  • ELLE
                  • Man’s Style男人味
                  • 24Drs.com
                   文藝時事
                  • 廣告雜誌
                  • 數位時代
                  • Cheers 快樂工作人
                  • PAR表演藝術
                  • 台灣光華
                  • 新台灣新聞周刊
                  • 科學人
                  • 講義雜誌
                  • 張老師月刊
                  • 全球中央
                  • 台北畫刊
                  • 人籟論辨月刊
                  • 基督教論壇報
                  • 方寸文創
                  • 時尚家居
                  • 時尚漫旅
                   聚焦中國
                  • 新周刊
                  • 環球雜誌
                  • 彼岸雜誌
                  • 南方周末
                  • 城市畫報
                  • 三聯生活周刊
                  • 南風窗
                  • 環球企業家
                  • 新世紀周刊
                  • 新民周刊
                  • 南方人物周刊
                   新聞類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