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綠色永續
                        • 最新雜誌
                        育兒生活 發行日期:2017-11-02 刊號:330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一個都搞不定了,一次還來兩個! 1+1>2的甜蜜&辛苦

                        陳萱蘋

                        走在路上看到一對相似,甚至是一模一樣的小臉蛋,總是受到眾人注目!許多夫妻期盼著寶寶來報到,但如果是一次來兩個呢?可能會有哪些甜蜜又辛苦的狀況?11月11日是雙胞胎節,就在這特別的11月份裡,邀請6位媽咪分享養育雙胞胎寶寶的心情點滴!

                         

                        6位雙寶媽咪的實戰分享
                        mom:媛文(37Y,業務)
                        baby:芬達、雪碧(4Y9M)

                        mom:Elsa(35Y,教師)
                        baby:多多、奈奈(2Y10M)

                        mom:咕阿木(38Y,資深行政專員)
                        baby:咕咕、咕嘰(1Y5M)

                        mom:瑞瑞(26Y,護理師)
                        baby:詠晴、詠晴(7M)

                        mom:Maggie(36Y,自由業)
                        baby:藍寶、法拉(3Y3M)

                        mom:妮妮(30Y,家管)
                        baby:哥哥、弟弟(2Y1M)

                        Part A、生活照顧
                        新手爸媽迎接一個新生兒已經是手忙腳亂了,這時候若是一次來兩個寶寶,想必更是昏天暗地啊!雙寶媽咪是否曾經考慮將兩個寶寶分開帶?平常如何餵奶?一個餵完再換下一個?平常如何餵奶?一個餵完再換下一個?還有其他照顧雙胞胎較為辛苦之處呢?

                         

                        Q1、是否曾經考慮將兩個寶寶分開帶?
                        一打二是相當辛苦的,尤其當對象是雙胞胎!雙寶爸比媽咪是否曾經考慮將兩個寶寶分開帶?一個請父母照顧、一個自己帶?後來的決定又是什麼?

                         

                        媽咪先在家帶寶寶1年
                        咕阿木曾經猶豫是否只帶一個寶寶就好,另一個寶寶請別人幫忙帶。但是,要請誰帶?還有送哪一個寶寶離開都是個難題。請長輩幫忙帶,考量到長輩體力以及可能的教養觀念差異。若是送保母家,看不到總是不太安心,畢竟虐童事件頻傳。送托嬰則是擔心病菌互相傳染,怕年幼寶寶禁不住病毒的侵襲,且托嬰中心的老師一對多,可能也無法妥善安撫哭鬧中的寶寶。因此,咕阿木決定先請一年的育嬰留停薪。
                        這一年咕阿木把雙寶帶在身邊,讓寶寶感受母愛,建立起安全感,也能夠在單純環境中長大,減少生病機會。咕阿木十分感謝這段期間家人的幫忙,讓她能有些喘息機會。一年後,等雙寶比較會表達了,也能看出他們對於事物的喜怒(喜不喜歡老師/環境),才將雙寶安排送托,自己也如期復職。
                        媛文媽咪則是不諱言地說曾經考慮把一個寶寶交付給父母看顧,但父母家住得太太遠,不便於寶寶的母乳哺餵,且也不知道要留哪個寶寶自己帶、哪個給父母帶。於是,自己先在家照料一年,再抽公共托育中心的名額,讓雙寶於白天爸媽上班時間在公托活動,晚上和假日再回家。

                        1 2
                        • 千名媽咪票選5名! 1~3歲寶寶
                        • 寶寶生病時~ 該送醫院還是在家照
                        • 跌倒了,就再爬起來吧! 打開心窗
                        • 牛肉解禁,媽咪需要擔心嗎? 寶寶
                        • 千名媽咪票選5名!
                        • 寶寶生病時~ 該送醫
                        • 一個都搞不定了,一次
                        • 跌倒了,就再爬起來吧
                        • 牛肉解禁,媽咪需要擔
                        雜誌夥伴
                         財經企管
                        • EMBA世界經理文摘
                        • smart智富月刊
                        • 先探投資週刊
                        • 大師輕鬆讀
                        • 今周刊
                        • 卓越雜誌
                        • 財訊
                        • 理財周刊
                        • 管理雜誌
                        • 財訊趨勢贏家
                        • 天下雜誌
                        • 商業周刊
                        • 遠見雜誌
                        • 財訊快報
                        • 經理人月刊
                        • 好房網House Fun
                         娛樂生活
                        • 儂儂雜誌
                        • career職場情報誌
                        • 美麗佳人
                        • 康健雜誌
                        • 常春樂活
                        • 整形達人
                        • 禪天下
                        • 環輿旅遊雜誌
                        • 獨家報導
                        • 育兒生活
                        • 媽咪寶貝
                        • 嬰兒與母親
                        • 愛女生
                        • WalkerLand窩客島
                        • Let's Music
                        • 滔客
                        • 微笑台灣款款行
                        • Koobii高校誌
                        • KKBOX音樂誌
                        • Class癮型誌
                        • OVERDOPE 台灣第一線上潮流雜誌
                        • 零傷害醫美誌
                        • Reach+ 上班族達陣誌
                        • ELLE
                        • Man’s Style男人味
                        • 24Drs.com
                         文藝時事
                        • 廣告雜誌
                        • 數位時代
                        • Cheers 快樂工作人
                        • PAR表演藝術
                        • 台灣光華
                        • 新台灣新聞周刊
                        • 科學人
                        • 講義雜誌
                        • 張老師月刊
                        • 全球中央
                        • 台北畫刊
                        • 人籟論辨月刊
                        • 基督教論壇報
                        • 方寸文創
                        • 時尚家居
                        • 時尚漫旅
                         聚焦中國
                        • 新周刊
                        • 環球雜誌
                        • 彼岸雜誌
                        • 南方周末
                        • 城市畫報
                        • 三聯生活周刊
                        • 南風窗
                        • 環球企業家
                        • 新世紀周刊
                        • 新民周刊
                        • 南方人物周刊
                         新聞類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