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雜誌
發行日期:20170428 刊號:621
《通靈少女》如何推台劇「南進」?
她觀察,很多影視圈的年輕人,一直覺得西進中國是唯一選擇。現在發現原來還有「南進」這條路,「有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
《通靈少女》的南進之路,走了六年,靠的是細節上的精心設計和不斷進化。
台灣宮廟元素×少女成長故事
2011年,《通靈少女》的導演兼編劇陳和榆,拍了一部30分鐘的短片《神算》。
當時25歲的他,還在台藝大念書,為了課堂作業,從《蘋果日報》的「人間異語」訪談中,尋找故事的靈感。
他偶然讀到一個在宮廟做靈媒的女生,用勵志的口吻,勸人不要迷信。充滿戲劇化的衝突,立刻抓住了陳和榆的心。
那個靈媒,就是化名「索菲亞」的劉柏君。因為天生陰陽眼,而被視為「帶天命」的她,曾出書寫下靈媒生活的為難。
她在《靈界的譯者》書中坦言,靈媒生活的種種壓力曾讓她喘不過氣,讓她哭著對大人說,其實自己什麼都看不到。
「我在大學時遇到心儀的男生約我出去玩,結果我只能晃點他,因為我不敢讓他知道我當時的『職業』,」索菲亞寫道。
索菲亞試著兼顧學校生活和宮廟世界的掙扎,成了陳和榆鏡頭下的故事原型。
「宮廟就是一個慾望投射的地方。大家來這邊許願,每個人求什麼,背後都有他的故事,」陳和榆說。…(完整報導,請見《天下雜誌》第621期)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