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生活裡頭「玩」幽默
洪資皓的「台味」幽默
《台味誌》是一本以「臺灣人的人味」為特色的雜誌,從每天必吃的早餐、不離口的髒話,以及最具代表性的飲品:珍珠奶茶…;以稀鬆平常的小事做為議題主軸,衍生出許多有趣且多方位的討論。創辦人洪資皓試圖用較為幽默詼諧的包裝,呈現出專屬於臺灣特有的文化,讓不管哪一個年代的讀者,對這些觀察現象會心一笑的同時,也看見屬於自身的情感共鳴…。
只要善用素材特性,就可以讓原本令人忿怒、尷尬的場合,產生幽默的轉變。
廣告人出身的洪資皓說,編輯團隊也大多是廣告、網路社群出身,對於線上宣傳,各有自己的獨門手法,尤其當議題具爭議性時,如何拿捏適當的分寸,使議題不流於低俗,或是說教意味過濃,在在考驗著團隊的智慧。
「例如我們想討論髒話,但這個議題勢必會引起輿論反彈,那麼我們要如何讓大家接受並理解我們想要表達的東西是跟一般大眾所認知的髒話『不一樣』的?」形容自己就像行走在一條隱形懸空的鋼絲上,洪資皓決定利用一些有趣的媒材,將那些讓人特別想罵髒話的時刻,產生幽默的翻轉。
例如:配合一月過年,他們刻意撰寫了數副有趣的春聯:「想到親戚的臉龐,竟然有點想加班。橫批:不想被問。」、「親戚小孩都記得我,就是那個包一百的。橫批:九四(就是)沒錢。」,以及「除夕上傳年夜飯,年後看誰變月半(胖)。橫批:各種炫腹。」等等,讓許多過年的無奈和壓力,呈現出一種「理直氣壯」的詼諧。
除此之外,還特意將模特兒身上穿著的內衣,塗上遇熱會變成透明的特殊油墨,但其實遇熱後,被透視的油墨底層,仍是彩色的馬賽克…。
「幽默可以被製造,只要善用素材特性,就可以讓原本令人忿怒、尷尬的場合,產生有趣的轉變。」說著說著,洪資皓忍不住笑了出來,似乎為團隊的幽默小巧思感到十分地滿意。
想要受到旁人的歡迎或肯定,就必須讓對方感覺到在自己身邊是舒服的。
不過,如同伯牙遇上能夠聽懂他琴音的鍾子期而感到欣喜,甚至在子期死後便絕弦不彈;商品幽默能否展現,同樣也取決於是否有人懂得欣賞、理解這份幽默背後的意義。對此,洪資皓則是認為,如果自己的生活過得夠精采,自然有機會獲得別人的認同。
很好奇,為什麼洪資皓會有這麼多的怪點子呢?
「算是一種同理心的展現吧。」洪資皓說,小時候經常在父母開設的餐館裡幫忙,所以他從來不害怕與陌生人接觸。不過,也因為生意忙碌,加上家裡人不會特別給予年紀較小孩子比較多的關注或寵愛,讓家中排行倒數的他總是覺得自己備受冷落,而情緒上的不穩定,也讓洪資皓的青春期提早到來,甚至常常與家人發生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