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基法專題Ⅰ:邁向知識經濟,台灣需要哪種勞基法?
現行勞基法對「工作」仍用20世紀的思惟去定義,但台灣已從人力密集工業走向智慧經濟。
勞動政策牽涉的是整體國家經濟。當國家在鼓勵新創,邁向知識經濟時代時,勞基法扮演什麼樣角色?
新經濟需要的「彈性」,只會淪為壓榨勞工的幫兇?
當知識經濟崛起、工作型態愈趨多樣化,勞基法能發揮的「保護」功能愈來愈有限。
被視為年輕創業世代代言人、AppWorks(之初創投)創始合夥人林之晨認為,關鍵在現行勞基法對「工作」仍用20世紀的思惟去定義,但台灣已從人力密集工業走向智慧經濟,「政府根本不了解勞動工作和知識工作的差異。」…(完整報導,請見《天下雜誌》第616期 )
【延伸閱讀】
編者的話/請你一起參與「慢魚運動」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0917
V型反轉還不夠 戴正吳要做三件事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0942
慢魚運動Ⅰ:你吃的海鮮,都從中國來?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0910
中國漁船與烏魚子悲歌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0912
新班表出爐!「一例一休」大作戰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0916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http://www.cw.com.tw/home.action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