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掉寶寶9種壞習慣
轉移注意力,加強親子互動給家長的建議
要不到東西就哭鬧、躺地上時,家長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平日採取獎賞分明,孩子需要訓練,做的好給獎勵,做不好要懲罰(非體罰),讓孩子知道表現好可以得到更多,若動不動就哭鬧、賴在地上,最後什麼也得不到。除非是很離譜的孩子,否則「棍子和蘿蔔」可以搭配使用。此外,若發生在公共場合,尤其是百貨公司,應避免常去,或偶而買一次滿足孩子,並非任何玩具都不買,但回到家一定要教育他。
壞習慣8:摳手指
有些孩子習慣摳手指、摳皮膚,嚴重恐怕會受傷、發炎、流血,並影響美觀性。這種習慣多半發生在開始上幼稚園的孩子,主要是在紓解壓力,家長必須找其它能幫孩子紓解壓力的方式,並且避免給予太多壓力,例如:檢討自己是否對孩子的成績要求標準太高,給予太高期望,孩子摳手指時,有些負面的話語應該避免,像是再摳手指,手指會爛掉。
壞習慣9:偏食
這個不吃,那個不吃,蔬菜也不愛,這也是許多家長會遇到孩子在飲食上的壞習慣問題。
給家長的建議
首先標準不要太嚴格,對孩子的飲食,只要不是太離譜,生長曲線不要太低(身高、體重低於3%),就不需過於嚴厲。有些孩子對吃本來就比較沒興趣,一直強迫反而造成對吃的恐懼,就會越偏食。當然,也有可能是父母自己造成的,幾個月大開始吃副食品,就給寶寶吃些重口味、味道很多的食物(例如:白飯中加肉鬆),太早吃的和大人一樣,長大自然很容易偏食。
此外,用餐的環境很重要,很多孩子吃得太慢,可能與從小吃飯時,大人在旁邊逗他玩,或周遭太多干擾有關,因此,要讓他習慣在安靜、無干擾的環境裡吃飯。
卓瑩祥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長庚大學商管專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醫務管理組
經歷:臺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臺安醫院醫務副院長
現職:臺安醫院教學副院長/小兒科主治醫師
採訪撰文/林嬪嬙
諮詢/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卓瑩祥
攝影/Joe Chen Photography
*【媽咪寶貝】官方網站。http://www.mabab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