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掉寶寶9種壞習慣
轉移注意力,加強親子互動給家長的建議
有時候一直告誡,孩子心裡會有壓力,反而更會去注意,更喜歡做這些動作。如果不要理會或分散他的注意力,自然會淡化,不再頻頻出現類似舉動。
壞習慣5:抱抱才能睡
這多半是父母養成的,寶寶一出生有需求,就直接用哭表達,包括尿布濕、天氣熱、睡不著等。但很多家長發現一抱就不哭,覺得很有效,同時也讓寶寶養成習慣。只要一開始養成抱抱的習慣,結果就是讓自己更累,父母一旦疲累,就容易生氣對寶寶兇,寶寶哭得更厲害。尤其是孩子大一點時,體重越來越重,帶到外面活動,疲倦想睡就哭著要抱,家長就會更加累。
給家長的建議
首先要找出寶寶哭的原因,不要想用抱他來解決,例如:肚子痛、太熱無法入睡等,抱他只能暫時改善,最重要還是解決問題。若遇到不抱就不睡時,可以讓他哭個十幾分鐘,只要沒人抱,自然會睡著;或是放在嬰兒床,大人試著在旁講話、放點音樂,哭聲會變小,慢慢也會睡著。
壞習慣6:破壞東西、摔東西、打人
孩子動不動就發火、摔東西,甚至打人,要懷疑可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所造成。若只是靜不下來,很愛動,多半沒什麼問題,但如果加上脾氣不好,家長一味只是制止,甚至用打的都沒用,只會更糟糕。
給家長的建議
此時建議要及早尋求身心科醫師協助,評估是否有過動問題,必要時可利用感覺統合治療或使用藥物幫助改善。如果不做處理,會影響將來的學習狀況。不過,若孩子比較好動,並非過動症,家長勿要求太嚴格。
對於孩子會兇或打人,家長先觀察並找出原因,如果孩子是因為無聊,缺乏大人陪伴和互動而生氣,家長要檢討自己是否忽略了孩子,或對孩子管教太嚴,例如:孩子玩得全身髒,父母就開始抓狂,其實在國外常見到孩子玩得髒兮兮,父母不認為有多糟,但臺灣的父母比較難接受這種行為。
此外,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如果動不動就兇孩子,或兇起來就摔東西,孩子可能有樣學樣,也會對父母兇,因此,不能採取嚴厲指責或打罵,最好方式就是當孩子即將有不當舉動時,分散他的注意力,待孩子較為平靜時,再與他講道理。
壞習慣7:要不到東西就哭鬧、躺地上
得不到玩具便哭鬧,甚至躺地上,孩子需求未達到,即採取強烈手段,這一方面和孩子個性有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家長平時太過嚴格,應適當修正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