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綠色永續
                        • 最新雜誌
                        career職場情報誌 發行日期:2015/10/2 刊號:462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借鏡國外經驗 時尚產業需多方資源加持 

                        時尚設計師經紀人莊國琳
                        劉紋豪

                        莊國琳認為台灣要有自己的時裝週,新銳設計師才會有發光發熱的舞台;另外要借鏡國外經驗,並整合時尚相關資源及人力

                        對於時尚產業,人們總會欣羨光鮮亮麗的一面,或是聯想到巴黎或倫敦聲勢浩大的時裝週,身材姣好的模特兒在舞台上伴隨鎂光燈優雅走秀。很多行業都有經紀人,時尚設計師也不例外,莊國琳身兼台灣最近相當火紅的旅英服裝設計師陳劭彥的經紀人;除此之外,倆人更合夥經營服裝品牌SHAO YEN。在這之前,他曾任職於琉璃工房和大趨勢畫廊,從當代藝術界的藝術經紀,轉換跑道到時尚產業,其中的動力為何? 


                        琉璃工房打開眼界 張毅是生命中的貴人

                         「我過去一直待在藝術界,會進來時尚界其實是誤打誤撞的。」莊國琳笑著說道。雖然現在跨足時尚產業,但過去在琉璃工房和大趨勢畫廊的豐富藝術經歷,也成為涵養他現在工作的重要養分,而藝術和時尚其實是能互為表裡的。最早在琉璃工房擔任行銷企劃時,他專門負責向政府及民間企業提案,申請募款補助,他接過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的案子,與工研院的創意中心也合作過。

                         「在琉璃工房我最幸運的是,遇到了執行長張毅,他是我進社會影響我最深的貴人。」莊國琳感性地說。他從張毅身上學習到的不只是做事方面,更珍貴的是做人的道理。張毅對美學的態度相當嚴謹,待人十分寬宏,張毅透過跨界合作案引領莊國琳與許多業界前輩接觸,如建築師陳瑞憲、創意人許舜英、音樂大師張弘毅、美國MIT Media Lab等,這些種種都幫助莊國琳在工藝界的眼界能迅速打開成長,也奠定了日後時尚設計經紀紮實的基礎。


                        轉戰時尚界 改變古又文一生

                         三年多之後,莊國琳覺得在工藝界已學到很多,想看看不同面向的藝術──純藝術,而2007年正是當代藝術最火紅的時候,於是他決定投身於畫廊界。一開始因為沒有相關的經驗,所以他先在小畫廊工作,畫廊因為資金不足,後來倒閉,他輾轉才進入當時台灣三大畫廊之一的大趨勢畫廊擔任公關經理,也就是所謂的藝術經紀人。「大趨勢畫廊的總經理葉銘勳是我出社會遇到的第二個貴人,他經營的畫廊是台灣少數做藝術經紀的策展型畫廊。」也因為如此,莊國琳才知曉台灣有些藝術家在國際藝壇的地位是很崇高的,他也才開始考慮認真做藝術經紀人。在大趨勢期間,他策畫執行過許多知名藝術家的展覽,包括前輩雕塑家李再鈐的戶外大型雕塑展、低限藝術的莊普、錄像藝術的陳界仁、當代攝影的吳天章等等,他們在當代藝術界名聲響亮且極富國際知名度,而年輕一輩做卡漫的劉時棟、賴九岑等,他也經手規劃過。

                         在因緣際會下,於英國文化貿易辦事處的一場研討會上遇到了古又文,他當時在時尚界還沒沒無聞,因為古又文單親家庭的背景與莊國琳相仿,加上一顆想扶植後進的心,讓莊國琳決定義務幫忙,動用在畫廊累積的人脈,為想參加美國「Gen Art設計大賽」的古又文籌措比賽的經費。莊國琳憶及當時四處碰壁、人情冷暖的情景,「那時候因為古又文沒有知名度,所以沒有人想支持他,加上文建會又沒有適當的補助項目。想找一些大企業的老闆贊助,他們又覺得效益不大,他們會說贊助藝術就好,為何要贊助時尚!」會有這樣的誤解,都是根植於台灣社會對時尚的不瞭解,所幸後來有一家英國瑜珈公司Agoy願意贊助比賽經費。之後,他透過一些藝文媒體朋友的協助先行舖路、並且透過駐外單位的協助以及台灣時尚公關朋友的幫忙,讓古又文得獎後從紐約紅回台灣,古又文在《不讓殘酷的神支配》一書中提曾到因為莊先生的幫忙,改變了他的一生。有了與古又文的合作經歷,加上莊國琳的母親是做裁縫,從小他是在裁縫機旁長大,對服裝有一定的感情,所以從藝文界轉戰時尚界,對於他當然是不陌生。

                        1 2 3 4
                        • 創新線上影片面試 尋找業務千里馬
                        • 換你當老闆,22K給不給?
                        • 台達打造全球舞台 提供優秀人才無
                        • 借鏡國外經驗 時尚產
                        • 創新線上影片面試 尋
                        • 換你當老闆,22K給
                        • 台達打造全球舞台 提
                        雜誌夥伴
                         財經企管
                        • EMBA世界經理文摘
                        • smart智富月刊
                        • 先探投資週刊
                        • 大師輕鬆讀
                        • 今周刊
                        • 卓越雜誌
                        • 財訊
                        • 理財周刊
                        • 管理雜誌
                        • 財訊趨勢贏家
                        • 天下雜誌
                        • 商業周刊
                        • 遠見雜誌
                        • 財訊快報
                        • 經理人月刊
                        • 好房網House Fun
                         娛樂生活
                        • 儂儂雜誌
                        • career職場情報誌
                        • 美麗佳人
                        • 康健雜誌
                        • 常春樂活
                        • 整形達人
                        • 禪天下
                        • 環輿旅遊雜誌
                        • 獨家報導
                        • 育兒生活
                        • 媽咪寶貝
                        • 嬰兒與母親
                        • 愛女生
                        • WalkerLand窩客島
                        • Let's Music
                        • 滔客
                        • 微笑台灣款款行
                        • Koobii高校誌
                        • KKBOX音樂誌
                        • Class癮型誌
                        • OVERDOPE 台灣第一線上潮流雜誌
                        • 零傷害醫美誌
                        • Reach+ 上班族達陣誌
                        • ELLE
                        • Man’s Style男人味
                        • 24Drs.com
                         文藝時事
                        • 廣告雜誌
                        • 數位時代
                        • Cheers 快樂工作人
                        • PAR表演藝術
                        • 台灣光華
                        • 新台灣新聞周刊
                        • 科學人
                        • 講義雜誌
                        • 張老師月刊
                        • 全球中央
                        • 台北畫刊
                        • 人籟論辨月刊
                        • 基督教論壇報
                        • 方寸文創
                        • 時尚家居
                        • 時尚漫旅
                         聚焦中國
                        • 新周刊
                        • 環球雜誌
                        • 彼岸雜誌
                        • 南方周末
                        • 城市畫報
                        • 三聯生活周刊
                        • 南風窗
                        • 環球企業家
                        • 新世紀周刊
                        • 新民周刊
                        • 南方人物周刊
                         新聞類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