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種好習慣,助孕媽咪徹底戒掉熬夜
降低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風險
何謂熬夜?其實沒有明確的定論,但是從影響睡眠的褪黑激素分泌量多寡來界定,什麼時間之後入睡對生理時鐘會造成不良影響。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婦產科主任王文中表示,褪黑激素在半夜2點時,分泌量達到高點,之後分泌量會遞減,而且在有光的環境下無法分泌,當褪黑激素分泌的規律性受到干擾,就會影響生物的生理時鐘。曾有一個針對老鼠及羊的實驗,將懷孕中的老鼠、羊利用光照的方式干擾褪黑激素的分泌,進而影響正常的生理時鐘,因褪黑激素會透過胎盤調節胎兒的生理時鐘,實驗結果是出生的小老鼠、小羊在睡眠有失調狀況。雖然這個實驗尚未以人體試驗,不過,以推論來說,孕媽咪長期過了褪黑激素分泌高峰期才入睡,將會對胎兒造成影響。
睡眠需求,孕婦、胎兒大不同
基本上,美國睡眠學會建議,20歲以上的成年人一天需要7至9小時的睡眠時間。但通常懷孕前3個月的懷孕初期,孕婦處於想睡覺的生理狀態,晚上不一定睡得好,但是白天總是昏昏沉沉想睡覺,如果情況允許的話,想睡就睡,可以補足晚上睡不好的睡眠時間;懷孕中期,一般來說是整個孕期睡眠最佳的時段,建議盡量不要熬夜,養成固定時間睡覺的習慣,而且睡眠要充足;到了懷孕晚期,孕媽咪身體的韌帶鬆弛,再加上活動不便,以致影響睡眠,晚上常睡不好。
至於胎兒,則無長期睡眠時間,每次睡眠週期約30~40分鐘,如果孕媽咪早上的活動量大或是工作耗費較多體力,胎兒的活動力會降低,待晚上媽咪回家休息、吃了食物補充體力,胎兒因吸收到養分,活動力反而增強。胎兒睡眠屬於片段式,多半是睡睡醒醒,所以胎兒並不會有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的問題。
熬夜風險,罹患疾病機率增高
經常熬夜對孕婦不僅會造成傷害,對胎兒更是有影響,王文中主任表示,經常熬夜會干擾褪黑激素的分泌量,當此分泌量減少,就會讓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發生機率增加。妊娠糖尿病對懷孕及生產都會造成影響,例如:發生羊水過多的問題,不但使孕媽咪肚子撐很大,早產或早期破水的機率也增加,可能因此合併成妊娠高血壓的症狀;又或是造成更嚴重的子癲前症(妊娠高血壓加上蛋白尿的症狀)。此外,下一胎懷孕時,得到妊娠糖尿病的機率比較高。
風險1:妊娠糖尿病
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咪在生產過程也有風險,不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其困難度都隨之增高。例如:因為血糖過高,使胎兒肺部較同週數的胎兒不成熟,而胎兒又容易早產、增加新生兒呼吸窘迫的可能;寶寶過大在自然產時,增加肩難產的可能性,導致媽媽產道嚴重裂傷,發生產後大出血;寶寶骨折或肩部神經損傷、甚至腦性麻痺;羊水過多也會導致子宮收縮不良,造成產後大量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