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致敬醫護
              • 最新雜誌
              媽咪寶貝 發行日期:2015/07/01 刊號:181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免驚,孕媽咪做運動超Easy!

              達人傳授孕期三階段助順產
              魏婕綝

              孕婦在懷孕階段易出現腰痠背痛、水腫,加上飲食稍不留意即可能發胖,想改善這些狀況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新店耕莘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葉海健表示:「臨床上一些固定做孕婦瑜伽的孕婦,產檢時鮮少聽她們說身體不適,生產時也很順利,亦沒有出現體力透支的情況。甚至產後當天稍微休息,即能下床看寶寶,產後恢復良好。」由此可知,固定做運動的確能助於分娩及產後恢復。

              AFAA Taiwan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教官、瑜伽老師彭艾薇指出:「根據多年來孕婦瑜伽的授課經驗,許多產婦感受到孕期中若有規律運動,有助於順產,且產後恢復較快。」甚至一位孕媽咪在自然生產的產程進展較慢,陣痛當中突然想起孕婦瑜伽曾教過的呼吸法與正確使用骨盆肌群的力量,於是努力回想步驟並跟著做,很快就順利分娩。

              8大理由,孕婦別怕做運動
              為了避免動到胎氣,許多女性懷孕後小心翼翼護胎,刻意減少活動量,深怕影響大人和胎兒健康。事實上,適度的運動在孕期階段帶來許多好處!

              1促進消化、吸收
              葉海健醫師指出:「運動可促進腸胃蠕動,助於營養吸收,如此,胎兒得到的養分也比較好。」
              對孕婦來說,無論是散步、體適能運動、瑜伽或踩固定式腳踏車都很適合,彭艾薇老師表示:「運動能增加血液循環,做一些扭轉身體的動作或伸展,有按摩腸胃、消除脹氣的作用。」尤其隨著孕期的發展,肚子越來越大並壓迫腸胃道,導致腸胃蠕動變差,藉由運動幫助消化,預防脹氣和便祕。

              2促進新陳代謝,減輕疲勞和水腫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新陳代謝、改善疲憊,葉醫師說明:「孕媽咪的精神變好,心情也會平和、穩定。」當血液循環改善,也能適當緩解水腫。
              彭老師進一步補充:「懷孕最大改變是因為骨盆腔向後傾,使得人體腰椎往後彎,容易造成腰痠駝背、疲勞。」當孕媽咪在運動時,像是做孕婦瑜伽或踩固定式腳踏車,自然而然必須姿勢正確、維持身體平衡,因而抬頭挺胸、手腳自然擺動。

              3刺激胎兒發育
              當孕媽咪規律運動,葉海健醫師指出:「由於提高血液中的含氧濃度,胎兒間接獲得充分的氧氣與養分,有助於寶寶發育。」

              4心情愉快
              運動時,大腦會釋放腦內啡(Endorphins)物質,讓孕媽咪心情放鬆、愉快,不但能緩解壓力,也可預防產後憂鬱。除了釋放腦內啡,根據醫學文獻指出:「運動還會讓大腦釋放安撫呼吸、身心喜悅的α波。」

              1 2 3 4 5 6 7
              • All Get!掌握孕期40週關
              • 林舒語,幸福感染力
              • 7種好習慣,助孕媽咪徹底戒掉熬夜
              • 除了手機,我還能陪孩子玩什麼?
              • All Get!掌握
              • 林舒語,幸福感染力
              • 免驚,孕媽咪做運動超
              • 7種好習慣,助孕媽咪
              • 除了手機,我還能陪孩
              雜誌夥伴
               財經企管
              • EMBA世界經理文摘
              • smart智富月刊
              • 先探投資週刊
              • 大師輕鬆讀
              • 今周刊
              • 卓越雜誌
              • 財訊
              • 理財周刊
              • 管理雜誌
              • 財訊趨勢贏家
              • 天下雜誌
              • 商業周刊
              • 遠見雜誌
              • 財訊快報
              • 經理人月刊
              • 好房網House Fun
               娛樂生活
              • 儂儂雜誌
              • career職場情報誌
              • 美麗佳人
              • 康健雜誌
              • 常春樂活
              • 整形達人
              • 禪天下
              • 環輿旅遊雜誌
              • 獨家報導
              • 育兒生活
              • 媽咪寶貝
              • 嬰兒與母親
              • 愛女生
              • WalkerLand窩客島
              • Let's Music
              • 滔客
              • 微笑台灣款款行
              • Koobii高校誌
              • KKBOX音樂誌
              • Class癮型誌
              • OVERDOPE 台灣第一線上潮流雜誌
              • 零傷害醫美誌
              • Reach+ 上班族達陣誌
              • ELLE
              • Man’s Style男人味
              • 24Drs.com
               文藝時事
              • 廣告雜誌
              • 數位時代
              • Cheers 快樂工作人
              • PAR表演藝術
              • 台灣光華
              • 新台灣新聞周刊
              • 科學人
              • 講義雜誌
              • 張老師月刊
              • 全球中央
              • 台北畫刊
              • 人籟論辨月刊
              • 基督教論壇報
              • 方寸文創
              • 時尚家居
              • 時尚漫旅
               聚焦中國
              • 新周刊
              • 環球雜誌
              • 彼岸雜誌
              • 南方周末
              • 城市畫報
              • 三聯生活周刊
              • 南風窗
              • 環球企業家
              • 新世紀周刊
              • 新民周刊
              • 南方人物周刊
               新聞類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