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身邊的跨國公司
公眾更多的是通過吃穿住行等生活必需品的傑出,以及從大眾傳媒的品牌宣傳了解進而熟知各個跨國公司品牌。三星、索尼、飛利浦、松下、諾基亞、佳能、大眾、豐田、本田、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雀巢、寶潔、歐萊雅、耐克、阿迪達斯、強生、聯合利華、肯德基、麥當勞、微軟等,是公眾最熟悉的跨國品牌。值得注意的是,每一項分類數據都顯示,以上品牌與第二梯隊的品牌在公眾的認知度上存在很大的領先優勢。
公眾熟悉的飲料類跨國公司品牌
在華企業的商業信心
歐盟商會近期推出的《2008年度商業信心調查》,凸現了在華歐盟公司過去幾年的發展趨勢以及未來展望
“發展趨勢”
1.越來越多的歐盟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選擇來華拓展其業務
2.成為“中國通”的多為大型企業,新來華的主要是中小型企業
3.盈利能力隨著企業在華開展業務時間的增加而提升
4.受訪企業普遍表達了對于中國市場的樂觀和信心,“立足中國、服務中國”(In China For China)
5.人力成本上升以及中國國內市場的競爭加劇了歐盟企業所面臨的壓力
6.法規問題使得歐盟企業在華開展業務具有一定的複雜度,知識產權保護和法律法規執行的透明度仍是主要的顧慮
“中國前景”
1.接下來的幾年,迅速增長的中國內需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動力
2.市場擴張是很多企業用以提升盈利能力的戰略
3.大部分企業預計在未來收入和員工數量會得到增長
4.不斷增加的競爭壓力、不斷上升的勞動力成本,以及中國經濟發展的放緩減弱了歐盟企業的樂觀態度
不可琢磨的消費者
麥肯錫今年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對未經檢驗的產品的擔憂與日俱增,而且更有可能在最後時刻才會做出購買決定。來自家人和朋友的產品推薦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這意味著,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根植品牌日益顯得重要。電視廣告仍然是進入中國市場的先決條件之一,但其衝擊力正日益減弱。同時,印刷品廣告正日漸勢微,而贊助活動和互聯網的影響力正變得越來越大。在中國市場營銷環境日益嘈雜的喧囂之中,保持與消費者的聯系仍然是一項困難重重而令人沮喪的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