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olar
如果跟你說火力發電廠裡面有螢火蟲、有大閘蟹、還有小燕鷗展翅翱翔,你相信嗎?
台灣第一個「生態綠電廠」
台中電廠是全國第一個經過環評審核通過才興建的電廠,因為跑在前面,要做的準備也比別人多。有了環評背書並不代表免死金牌,台中電廠為自己設立了更嚴格的「環保標準」,點亮家園、也還給自然空間。
過去我們對發電廠的印象就是空氣污染、破壞當地生態,但礙於經濟與民生的牽絆,發電廠又是一個不可不建的存在。然而面對地球暖化的每況愈下,環境議題不再是未來式,而是留白的申論題。
在生態與經濟之間,台中發電廠兩個都保住了。
Read More
消失400年回歸!自然界的建築好手「英國河狸」築壩治水捍衛生態圈「螢火蟲之父」助復育 永續精神
全世界2,700多種螢火蟲,水生幼蟲的只有十多種,台灣獨有的更只有三種,瀕臨滅絕卻在台中電廠再生的黃緣螢就是其中之一。電廠邀請「螢火蟲之父」藍森彬爺爺來協助生態復育,擁有50年經驗的他抵達台中電廠也驚訝的說「沒想過火力電廠裡的水池,竟能成為培育基地」。
黃緣螢的對環境污染的忍耐度很低,只要水質一有下降就很容易「滅族」。但是無毒、無農藥、且因地屬公家而不受外界干擾,電廠水池反而穩定且安全,對長久復育來說是很樂觀的。
重建生態食物鏈之前有很多準備工作要進行:包含分析電廠周遭環境、水質土壤數據蒐集與監控、以及培育未來給螢火蟲們吃的水生藻類⋯⋯等,這些都是要成功復育生態的必要步驟。同時為了減少對螢火蟲的光害,台中電廠也把水池邊的路燈習面,架設黑網阻隔漫射的路燈與車燈,未來也預計採購特殊波長的螢火蟲專用燈。
每年淨灘 不忘環保使命
2020年末完成第一階段復育工作的台中電廠,今年春天就能見到螢火蟲的身影。
不過永續的腳步不會止於此,台電從1994年起,連續27年在全國10個縣市同步淨灘,共24個單位、7000人參與,就連台電董事長楊偉甫也捲袖同樂。
身為國營企業之首,背負著全台灣人民的期待和要求,台電希望帶著這份甜蜜的壓力繼續進步。
台中電廠只是環保承諾的一環,未來還要耕耘全民參與、透過台電的號召力與影響力為台灣土地盡一份心。
蜜思菠蘿 整理編輯|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