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ohn
疫情一波三折,歐美國家經歷了嚴格的管制和封城,如今迎向再次營業的曙光,他們又該如何調適?
新冠肺炎爆發剛滿一週年,住在台灣的你我或許對疫情的恐慌感沒那麼重,但事實上在寶島以外的地方仍是水深火熱,包括剛跨過第四波高峰的英國,到昨天(4月19日)都還有2963名確診。
covid-19影響生活之大,從民生購物、上班通勤、甚至到健身運動,原本規律的日常都因疫情有所調整。
為了避免群聚感染,各國政府都實施密閉空間管制,像是健身房這樣彼此距離很近,又必須脫口罩活動的場所就被列為高危險區域。
隔離日記:「想念一起健身的日子」
英國的 Kitty Bates 年僅21歲就已經是健身好手,在這麼輕的年紀就已完成 Strong Women 賽事。
「幸好我在封城前有先買一些器材,疫情爆發後價格根本直衝天花板」Kitty 在 BBC 的訪談中這麼說,「我在家有自己用了健身空間,至少在不能上健身房的這段日子可以盡可能維持」
她表示自己原本訓練的地方不像一般的健身房,會員都各做各的,練完就走。「我去的健身房大家都很熟,就算不去健身,平時也會約出去」
對她來說,健身不只是上健身房這樣單純的行程,而是跟朋友一起挑戰、在大重量面前互相開心嘶吼、有人受傷時彼此加油打氣,對 Kitty 來說是最懷念的事。
Read More
為什麼英國人停止吃豆製品?答案在運動補給「Clean Label」 》健身一定要喝乳清?破解「高蛋白」增肌迷思 紐約時報:「HIT 高強度訓練」 可能對健康有害衝擊市場 近兩成健身房永久倒閉
2020年,有將近一半運動健身或營養機構的工作機會憑空蒸發,且經過ESPN估計,美國的體育產業損失近新台幣3600億元。
因為腹地廣大,各州的防疫措施又不同調,導致美國各的健身房依然開的稀稀落落。有些健身房需要戴口罩,有些限制時段進入,有些根本大門深鎖,健人們只能共體時艱。
在新冠疫情出現之前,美國運動和營養產業每年可賺進350億美元(約有40000健身房或相關機構),但根據 IHRSA 的統計,有6400家健身房因疫情暫停營業,其中17%為永久性倒閉,損失近200億美元。
美國在去年就逐步解封對健身房的管制,但運動時仍然是條件重重;英國部分則是於12日就重新開張,包含健身房、酒吧、賣場、和理髮院等。雖然距離疫情完全平息還有一大段路,但只要大家齊心努力,必能共度難關。
蜜思菠蘿 整理編輯|Jo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