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綠色永續
            • 最新雜誌
            國際新聞 > 台灣醒報

            疫情下線上教學 民調、專家憂成效

            台灣醒報 (2021-03-07 16:19)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疫情下線上教學 民調、專家憂成效

            ▲疫情下線上教學 民調、專家憂成效

            【台灣醒報記者宋秉謙綜合報導】在近期的學習共同體國際研討會,歐、亞、美洲教育界人士討論到疫情下的遠端教學時,有歐洲教育專家提出線上教學的缺陷,包含同儕失去社交互動、課堂師生互動。而日前恰好有一份麥肯錫訪問歐美教師的民調,他們普遍都擔心遠距教學,除了失去上述的互動性,憂心弱勢學生能否獲得一樣的資源,而遠端教學與隔離也會影響年輕人的心理健康。

            線上教學缺陷

            本月5到7日適逢全球第8屆的學習共同體視訊國際研討會,其中與會人士橫跨歐、亞、美洲的教育學者,透過研究報告一同討論新時代的教育模式,我國也獲得受邀,有新北、台北、台南、宜蘭共計近百名教育學者與會。席間,英國牛津大學學者就提到線上教育的大缺陷,認為遠端教學是一種輔助工具,無法取代學校的社交關係與互動性,獲得包含我國學者教育局長張明文的認同。

            無獨有偶,日前麥肯錫才公布一份歐美學者對於線上教學的看法,民調顯示,普遍教師都擔心線上授課的衍生難題,首先是遠端學習成本高昂,這對小康、甚至是富裕家庭的學生來說不算負擔,甚至有助於他們的學習效率,恐增加弱勢學生的受教育落差,最明顯就是公、私立學生的學業差距增加。

            教育界自評低分

            再者,教師們也擔心線上教學與隔離會加劇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問題,這對年紀較大的大學生、碩博士並不是問題,但不夠成熟的青少年獨自關在電腦前學習,少了體育、課外活動,甚至是與人互動,社交關係的缺失恐會造成心理壓力,再加上遠端教學,教師無法第一時間察覺學生狀況,讓這項問題更難解。

            整體而言,疫情不可避免讓全球教育界迎來歷史性的線上教學「實驗」,但從麥肯錫給出的

            「停課期間的教育評估」,遠距學習的滿意度給分僅堪堪5成,近6成教育人士甚至只給出3分(總分10)。所以美國兒童科學會等組織都高喊讓學生重返教室。

            上一則:巴拉圭政府抗疫無力 內閣總辭撫民心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