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綠色永續
                        • 最新雜誌
                        科技新聞 > 北京新浪網

                        全國人大代表王天宇三份建議為中小銀行呼籲:補充資本、降低稅費、不良處置

                        北京新浪網 (2021-03-06 09:16)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王天宇三份建議為中小銀行呼籲:補充資本、降低稅費、不良處置

                        近年來,中小銀行的風險引起了較高關注。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繼續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強化公司治理。」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鄭州銀行董事長王天宇作為城商行的代表,為中小銀行提交了三份建議,分別是加快中小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和降低中小銀行稅費的建議。

                        在資本補充方面,王天宇代表呼籲,中小銀行數量眾多,面臨著不同的資本補充壓力,不同風險暴露程度,需要採用差異化、多渠道的資本補充途徑。

                        他還認為,在疫情期間中小銀行對社會減費讓利導致自身經營壓力較大,且部分有利於中小銀行發展的減少稅費政策到期。因此,建議在中小銀行大力為小微企業減費讓利的同時,有關部門應能夠降低其稅費水平,可以階段性減免或降低中小銀行存款保險費率標準。

                        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壓力及建議 

                        在王天宇代表看來,近年來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得到拓寬,資本補充壓力得到一定緩解。但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的長效機制還未完全建立,新的制度安排還不完善,仍受多方面因素限制,資本補充難題並沒有從根本上得以解決。

                        (一)通過利潤留存補充資本的途徑變窄

                        一是凈利潤增速放緩。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為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挑戰,中小銀行紛紛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資本耗用迅速增加。但是,凈利潤增速低於總資產增速,利潤留存不足以彌補資本缺口。同時,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及落實減費讓利的中央決策部署,導致中小銀行凈息差處於收窄趨勢。

                        二是不良資產不斷侵蝕利潤留存。受經濟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風險不斷暴露,中小銀行不良貸款出現雙升,信用風險管理壓力增大,撥備計提增加,不良資產處置核銷規模上升,加劇了對利潤的侵蝕。

                        (二)中小銀行外部資本補充渠道受限

                        一是核心一級資本補充工具單一且缺乏效率。核心一級資本是銀行最重要的資本層級,也是中小銀行最急需補充的資本層級,補充渠道卻較少。增發是中小銀行常用的資本補充方式,但當前經濟背景下,增發麵臨著尋找合格投資者的困難。可轉債當期以債權形式體現,約定期后可以進行轉股,票面利率低,付現壓力小,能夠充分發揮財務槓桿作用;但可轉債無法直接全部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通常在發行完成6個月後進入轉股期,適用於當前核心一級資本壓力不大的中小銀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募集資金認購可轉債即便可補充中小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也存在可轉債補充資本的效率較低、地方專項債發行成本可能與可轉債收益不匹配等問題。

                        二是其他資本補充工具作用有限。中小銀行資產質量、經營水平參差不齊,能夠使用的資本工具有限。2019年,中國銀保監會和證監會聯合發文,刪除了關於非上市銀行發行優先股應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開轉讓股票的要求,為中小銀行開闢了新的資本補充渠道,但這一資本補充方式還有待具體實踐。永續債和二級債發行手續簡單、成本較低,在亟需填補資本缺口、提升資本充足率的情況下,是較多中小銀行的選擇,但仍有很多中小銀行不符合發行條件或者存在發行困難的問題。

                        就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王天宇代表提出以下建議:

                        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工具發行的差異化監管。中小銀行數量眾多,面臨著不同的資本補充壓力,不同風險暴露程度,需要採用差異化、多渠道的資本補充途徑。而多數監管政策和准入標準是「一刀切」的,導致部分中小銀行在資本補充方面面臨著准入困難。一是建議綜合考慮資產規模、盈利能力等指標,對中小銀行的分類進一步細化。二是建議對於同一資本補充工具,針對不同分類中小銀行,設定不同的發行標準和審批要求,出台更具體、更適用中小銀行的操作細則。

                        在資本補充工具方面,王天宇代表認為需要進一步優化。比如,將可進行CBS操作的永續債合格主體條件進一步放寬,使大部分中小銀行滿足准入條件。適當提高中小銀行自營投資資本補充債券的限制比例,擴大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債券的投資主體和投資規模。完善中小銀行發行可轉債的市場安排。支持中小銀行通過資產證券化方式來降低風險加權資產。

                        去年,全國共發行2000億地方債用於補充銀行資本金。王天宇呼籲,希望今年擴大地方債發行規模,解決中小銀行資本金問題,幫助中小銀行快速化解風險包袱。同時,應平衡地方債發行規模配置,不建議僅補充風險較高的農村商業銀行,對民營、小微企業有支持能力、風險可控的城商行,也應給與一定額度的支持。

                        提升不良資產處置效率

                        2020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置不良資產3.02萬億元,2017年至2020年處置不良貸款規模超過之前12年總和。

                        王天宇代表認為,中小銀行(城商行、農村金融機構)以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為自身定位,受制於區域經濟發展及受自身規模、資本實力影響,出現了盈利能力下降、不良資產規模明顯上升的趨勢。截至2020年末,城商行和農商行的撥備覆蓋率分別為189.77%和122.19%,低於國有五大行215.03%和股份制商業銀行196.90%。城商行和農商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3660億元、7127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81%、3.88%,遠高於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商業銀行整體水平。

                        王天宇代表稱,中小銀行處置不良貸款處置手段主要有催收、訴訟、核銷、批轉等方式,批量轉讓最為常見,現金清收難度較大;但不良資產供大於需,資產包折價嚴重。同時,銀保監會最新下發的《銀行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實施方案》規定,不允許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個人消費抵(質)押貸款、個人經營性抵押貸款、汽車消費貸款等個人貸款對外批量轉讓。司法處置作為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貸款的主要方式,存在立案難、訴訟難和執行難等現象,並存在訴訟周期長、償債率低等諸多問題,影響了處置效率,也對不良資產最終價值的實現造成了不利影響。

                        為促進中小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王天宇代表建議,拓寬不良資產處置渠道。放寬不良資產處置市場化准入標準。建議調整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經營範圍和經營模式,允許其跨區域開展業務;允許符合資格的非持牌資產管理公司承接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包;積極開展不良資產跨境轉讓,引進外資參與不良資產處置。

                        他還建議,監管部門指導中小銀行以市場化方式參與不良資產處置,降低不良資產證券化准入門檻,推動中小銀行發行安全、可拆分、可流通性、可回購、可處置的不良資產證券憑證。

                        不良貸款轉讓試點銀行延伸擴展到中小銀行,緩解其不良貸款處置壓力,加快資產價值變現;建議允許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個人消費抵(質)押貸款、個人經營性抵押貸款、汽車消費貸款等個人貸款批量轉讓,提高不良貸款處置效率。

                        與此同時,王天宇代表還建議,推進金融法制改革,提升不良資產處置司法訴訟效率。具體包括,出台金融案件審理和執行的相關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完善執行標準,簡化訴訟程序,縮短案件審理執行周期等。

                        他還建議,由監管部門或者行業協會牽頭,搭建全國統一標準的不良資產互聯網處置平台,將其打造為不良資產處置、信息發佈、交易撮合為一體的綜合型平台,將不良資產變廢為寶;提高標的資產透明度和披露信息的標準化,保證平台交易透明可靠,提升不良資產的交易效率。

                        降低中小銀行稅費 

                        王天宇代表還認為,當前,小微企業經營面臨較大困難,風險不斷暴露。中小銀行是服務小微企業的主力軍,發展受到明顯影響,盈利能力下降,資本補充壓力較大,不良資產規模明顯上升,經營發展面臨一些困難。

                        在他看來,中小銀行對社會減費讓利導致自身經營壓力較大。其次,部分有利於中小銀行發展的減少稅費政策到期。因此,建議在中小銀行大力為小微企業減費讓利的同時,有關部門應能夠降低其稅費水平。

                        王天宇代表呼籲,延續財稅(2018)91號文對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免征增值稅政策,順延至2023年12月31日。延續財稅(2017)77號文對金融業金融機構與小型企業、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政策至2023年12月31日。延續實施財稅(2018)164號文全年一次性獎金不併入綜合所得稅收優惠政策至2024年12月31日。

                        此外, 他還建議,階段性減免或降低中小銀行存款保險費率。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實行差別化的存款保險費率,分為八檔級,費率為萬分之2-16不等。中小銀行受其客群結構及經營管理水平影響,評級等級較低,故交納存款保險費率也較高,成為其一項重要成本支出。

                        為提高中小銀行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的能力,考慮中小銀行實際費率情況,王天宇代表建議,階段性減免或降低中小銀行費率標準,存款保險費率根據各家銀行的經營狀況進行動態調整。

                        (作者:南方財經全國兩會報導組,李玉敏 編輯:馬春園)

                        上一則:知乎提交IPO申請 正式啟動赴美上市
                        下一則:全國人大代表黃毅:建議解決涉刑不良貸款中擔保物處置難題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