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綠色永續
            • 最新雜誌
            科技新聞 > 北京新浪網

            郭樹清重磅發聲 房地產金融風險會逐步好轉 不良處置力度不減

            北京新浪網 (2021-03-03 00:35)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郭樹清重磅發聲 房地產金融風險會逐步好轉 不良處置力度不減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銀保監會將把防範風險作為金融業的永恆主題,毫不鬆懈地監控和化解各類金融風險,強化金融法治,完善長效機制。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確保金融創新在審慎前提下進行。」3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如是表示。陪同他出席發佈會的是由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趙歡、農業銀行董事長谷澍、中國人保集團董事長羅熹、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董事長宋曙光四家機構「一把手」組成的豪華團隊。

            在發佈會上,郭樹清就風險化解、不良資產處置、對互聯網平台的監管等熱點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房地產金融泡沫化風險

            2020年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郭樹清在會上表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

            他表示,銀行業保險業風險從快速發散轉為逐步收斂,一批重大問題隱患「精準拆彈」。比如,2017年至2020年累計處置不良貸款8.8萬億元,超過之前12年總和;影子銀行得到有序拆解,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約20萬億元;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2020年房地產貸款增速8年來首次低於各項貸款增速;大中型企業債務風險平穩處置。到2020年末,全國組建債委會2萬家,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落地金額1.6萬億元。

            關於影子銀行,郭樹清精闢地表示,「過去影子銀行規模很大,最大特徵就是叫投資也好,叫理財也好,叫P2P也好,實質上還是信貸,相當於銀行信貸,或者叫類信貸,就是說做銀行業務又不按照銀行的規則辦。比如辦銀行有足夠的資本金,這些平台沒有資本約束,沒有監管約束,也沒有市場約束,所以問題比較嚴重」。

            談到房地產的問題,郭樹清坦言,「現在金融化、泡沫化傾向還比較強,但是去年投向房地產的貸款增速第一次降到了平均貸款增速之下,這個成績來之不易。我們相信,房地產的問題會逐步得到好轉」。

            同時,郭樹清也多次提到房地產是最大的「灰犀牛」。他表示,很多人買房子不是為了居住,而是為了投資或者投機,這是很危險的,因為持有那麼多房產,將來這個市場要是下來的話,個人財產就會有很大的損失,貸款還不上,銀行也收不回貸款、本金和利息,經濟生活就會發生很大的混亂。

            至於資本流入和資產泡沫有可能導致輸入性的通貨膨脹問題,郭樹清認為,「歐美髮達國家金融市場高位運行,和實體經濟嚴重背道而馳。金融市場應該反映實體經濟的狀況,如果和實體經濟差別太大,就會產生問題,遲早會被迫調整,所以我們很擔心金融市場,特別國外金融資產泡沫哪一天會破裂」。

            至於外資的流入問題,郭樹清稱,一方面鼓勵資本要素跨境流動,越來越開放。另一方面,我們又不能造成國內金融市場太大的波動,我們有信心把這個工作做好。

            不良處置力度不減

            2020年,我國銀行業已經處置了高達3.2萬億的不良資產。郭樹清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2021年將保持處置力度不減」。

            郭樹清解釋稱,因為我們每年的貸款增速保持在12%左右。疫情發生以後,一些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肯定處於不正常的狀態,還款就會有困難,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產重整或者破產清算的狀況,更沒有能力償還貸款。所以不良貸款上升是必然趨勢。

            農行董事長谷澍在會上表示,全系統去年處置不良貸款超過了3萬億元,農行的情況跟全系統基本差不多,我們是上市銀行,數字我還不太方便說,但是趨勢和全系統的情況差不多。

            谷澍還強調,「以農行為例,我們對不良貸款認定標準非常嚴格,監管規定逾期90天就要劃分為不良,但是我們現在逾期超過20天的法人貸款就分類為不良,以加強資產質量的前瞻性管理」。

            谷澍稱,3月底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時點,去年延本延息那部分的貸款,結點是今年3月31日。「我們這段時間一直都在監控這部分貸款的資產質量情況。從目前的情況看,比普通貸款不良率高一些,但是仍然可控。」

            2020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今年是否還有空間?

            郭樹清在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肯定有很多政策還會延續下去的,讓利比較多的是貸款利率,因為今年整個市場利率在回升,估計我們貸款的利率也會有回升,可能會有所調整,但是總的來說,利率還是比較低的」。

            互聯網平台需要滿足資本要求

            郭樹清在開場白中明確提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確保金融創新在審慎監管前提下進行」。

            至於媒體提到的互聯網平台在國內的金融市場應該扮演的角色以及業務的限制,郭樹清表示,「互聯網平台在中國參與金融,在全世界來看,規模和範圍都是最大的,取得了積極效果,特別是對中小微企業提供數字信貸、數字保險和其他方面的服務,做得是很好的,應該說在世界上是領先的,也有很多創新,我們是鼓勵這些創新的」。

            同時,他也強調,「不管任何業態的金融業務,都要按照相應的規則規範、法律法規管理,不能有特殊的例外」。郭樹清表示,其不認為有什麼限制、不允許他們發展的金融業務,但是我們做任何業務比如保險、信託、租賃等金融業務,都必須按照行業相同的規則進行監管。

            被問及互聯網平台從事金融業務是否需要滿足資本充足率要求時,郭樹清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表示,「如果金融業務是在網上開展,是互聯網平台,他們辦的銀行也好,辦的小貸公司也好,或者是消費金融公司也好,我們要求他們必須和其他的金融機構一樣,要有充足的資本」。

            郭樹清舉例,「為什麼出現很多非法集資的案例,很多群眾被裹挾進去,覺得收益很高,8%、10%、12%。做非法集資的人解釋說,為什麼銀行的收益那麼低。因為銀行人多、大樓多、成本高,所以他們不能提供很高的回報。不是這樣的,主要是因為資本的約束」。

            郭樹清強調,互聯網平台只要做同樣的金融業務,就要有同樣的資本充足率。但是我們考慮歷史的原因,給了他們一個過渡期,有的項目是到今年年底,有的是到明年年底,甚至可以研究再長一些。

            (作者:李玉敏 編輯:包芳鳴)

            上一則:國產PD-1醫保新時代商業化比拼:產能、適應症和出海
            下一則:A股巨震基金圈「畫風突變」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