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綠色永續
                  • 最新雜誌
                  生活新聞 > 教育廣播電台

                  會航海的白蟻 興大研究團隊發現白蟻海漂擴散新證據

                  教育廣播電台 (2021-03-02 05:47)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白蟻會航海?國立中興大學、慈濟大學與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於國際期刊「生態昆蟲學」 發表關於白蟻耐鹽性的論文,發現環太平洋島嶼分布及棲息在海濱的白蟻物種,可以存活於高鹽度的環境,可吃含有海水鹽度的濾紙,而被作為對照組的內陸白蟻物種,則會在取食同樣鹽度的濾紙後迅速脫水死亡,證實白蟻的耐鹽特性有助海漂擴散。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本研究第一作者邱俊禕博士表示,這個發現支持一個在白蟻生物學中存在已久的假說,就是白蟻可以透過漂流木在海島間擴散。科學家發現白蟻透過飛行擴散的距離僅有數公里,然而一些相隔幾十公里的海島上卻能發現相同的白蟻物種。這些白蟻到底是如何在海島間擴散始終存在爭論,而目前被廣泛採納的說法是白蟻透過漂流木進行擴散,但白蟻能否面對海漂過程中的高鹽度的環境卻未曾被研究過。帶著這個疑問,邱俊禕對此展開研究。

                  邱俊禕博士首先測試在台灣都市及山區常見的幾個白蟻物種,發現牠們大多無法在海水鹽度的環境中存活。這些白蟻取食浸有鹽水的濾紙之後,會在數天內脫水死亡。然而當他測試棲息於臺灣東南海岸的黃原鼻白蟻 (Prorhinotermes flavus) 時,發現這種白蟻展現出驚人的耐鹽特性。在被海水鹽度溶液 (3.5%) 浸濕的濾紙中,黃原鼻白蟻可以存活超過12天,跟給予淡水的組別無異,而其他內陸物種大多活不過6天。後來,又進一步測試島嶼及海岸常見的截頭堆沙白蟻 (Cryptotermes domesticus) 與稻村楹白蟻 (Incisitermes inamurai),也發現有極高的耐鹽性,顯示耐鹽性與白蟻的棲地及海漂擴散有關。

                  本研究通訊作者、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李後鋒教授表示,除了臺灣分布於海岸的白蟻,這次的研究也測試了分布在太平洋東岸的美國白蟻物種。為求研究中使用的海鹽成分相同,他把臺灣的鹽帶到美國佛羅里達大學供該團隊使用。這次在佛大的合作對象為他博士班的指導教授蘇南耀博士,是國際知名的白蟻學家,曾於2019年捐助臺灣昆蟲學會設有學術獎。

                  李後鋒表示,臺灣的黃原鼻白蟻是他的團隊近年積極投入研究的物種。本次發表的耐鹽特性是眾多研究之一。這種白蟻在實驗室中容易飼養,可以穩定地進行各種實驗。又因其無法在都市與森林中存活,逸出野外的風險也不高,或許未來有機會被作為模式生物。他與研究生目前持續記錄此種白蟻的特殊生殖模式、並探討其於處理農業廢棄物的應用潛力。希望未來白蟻不只是害蟲的代名詞,也能成為幫助人們改善生活的益蟲。 

                  下一則:接訂單又是一堆水!外送員狂罵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