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綠色永續
                  • 最新雜誌
                  國際新聞 > 台灣醒報

                  河川汙染、人為捕撈 淡水魚恐滅絕

                  台灣醒報 (2021-02-24 17:08)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河川汙染、人為捕撈 淡水魚恐滅絕

                  ▲河川汙染、人為捕撈 淡水魚恐滅絕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3分之1的淡水魚即將瀕臨滅絕。由16家保育團體共同製作的報告指出,受到河川污染及人類過度捕撈等因素衝擊,已有80種淡水魚宣告滅絕。對此,專家指出,讓河川恢復成原本的樣子,是讓魚類得以繼續繁衍的條件之一。

                  淡水魚逐漸消失

                  據《BBC》報導,這次報告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英國皇家學會與全球野生動物保育機構等16間團體合作完成,報告指出,目前有80種魚類已經滅絕,光在去年就有16種。過去50年來,遷徙魚類族群已減少4分之3,同期27公斤以上的大型魚類也減94%。

                  淡水魚不只是人類食物來源,也是重要收入,但其數量受到河川污染、人為的濫捕,及在水源頭築壩與枯竭等因素而急遽減少。

                  以英國水域為例,鱘魚與江鱈早已不復可見,鮭魚也已消失,歐洲鰻則仍處於極危狀態下。對此,世界自然基金會顧問堤克納表示,「大自然正在快速崩壞,英國也不例外,生存在污染的水域中,野生動物辛苦存活,談不上大量繁衍。」

                  保育淡水生態多元

                  大自然保護協會代表瑞文嘉也認為,淡水魚是一種多元的物種,不只攸關河川、湖泊與溼地的正常運作,也是數百萬人類食物與收入的重要來源,特別是貧窮或原住民族。

                  《NBC》報導,在1萬種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評估保育狀態的魚類中,有3成被認為有滅絕風險。世界自然基金會代表奧爾表示,「當我們去適應氣候變遷並開始思考政府在生物多樣性的討論時,我們認為是該重新聚焦在淡水魚上了。」

                  他也呼籲預計今年在中國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將成為首次各國政府能商討這次危機的機會。

                  下一則:PrimaDollar 將專注於供應鏈貿易融資及大客戶業務...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