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綠色永續
  • 最新雜誌
生活新聞 > 好醫師新聞網

胰臟炎誤為胰臟癌 壯男差點白挨一刀

好醫師新聞網 (2021-02-05 09:58)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台中榮總肝膽腸胃科廖思嘉醫師

一名中年男性病患,因上腹痛以及體重下降到某醫院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懷疑是胰臟腫瘤並建議手術切除。人生頓成黑白的患者,抱著一線希望到台中榮總尋求第二意見。經肝膽腸胃科廖思嘉醫師內視鏡超音波檢查評估並以超音波對比顯影劑輔助診斷,加上內視鏡超音波細針抽吸術(EUS-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EUS-FNA)獲取胰臟組織提供病理診斷,確診為自體免疫性胰臟炎,而不是胰臟癌,成功讓病人避免接受不必要的手術。

 

胰臟是位於腹腔比較深層的器官,常常因為腸氣的阻擋而成為腹部超音波的檢查盲點,因此需要經由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來幫助診斷。

 

廖思嘉說,胰臟的病灶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並不容易區分,尤其局部發炎病灶會被誤診為惡性腫瘤,而讓病人白白開刀。而且胰臟的手術往往屬於大手術併發症也高,若能在術前先正確診斷,才能避免不必要之手術。

 

廖思嘉醫師指出,內視鏡超音波所用之「對比顯影劑」並不具有明顯之肝腎毒性,洗腎的病人也能使用,主要的副作用為過敏反應,發生率約在萬分之一左右。對於難以鑑別診斷之胰臟病灶,病患如果不適合施打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造影所用之顯影劑,可以使用超音波之「對比顯影劑」評估,以確認病灶惡性的可能性,儘早接受治療。

 

廖思嘉醫師強調,此外經由胃腸道貼近胰臟進行內視鏡超音波細針抽吸術,不僅距離最近而且不易受腸道阻擋,影像比經皮腹部超音波更為清晰,更安全、能更精準的針對胰臟病灶進行穿刺採樣、切片提高診斷率。

 
好心有好報 女捐肝救父後有喜 中研院最新研究 DSG2含量是乳癌增生與轉移重要因素 火鍋熱賣拉肚子患者增加 大都是這原因 病毒分化不了人心 彰化醫院串接部桃心手相連 神經手術大躍進 癱瘓再生已不是夢

上一則:助生態農場度過疫情難關 嘉大師生協助業者製作解說牌
下一則:【土城長庚黃璟隆院長專訪】打造智慧醫療友善服務 開創在地特色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