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致敬醫護
              • 最新雜誌
              國際新聞 > 台灣醒報

              哥倫比亞河馬激增 已威脅當地生態

              台灣醒報 (2021-01-18 17:27)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哥倫比亞河馬激增 已威脅當地生態

              ▲哥倫比亞河馬激增 已威脅當地生態

              【台灣醒報記者臧品安綜合報導】哥倫比亞毒梟艾斯科巴的寵物河馬大量繁殖後代,科學家警告,恐對當地生態系構成威脅。哥倫比亞毒梟艾斯科巴死後,他飼養的河馬因在當地沒有天敵,其後代數量已達80到100隻,且河馬的糞便會令當地湖泊優養化,造成魚類死亡,已對當地生態構成威脅,科學家預測,2040年數量恐激增至1500隻,並表示為阻止大量繁殖,不排除射殺河馬。

              河馬大量繁殖

              《紐約郵報》報導,據《電訊報》表示,哥倫比亞毒梟艾斯科巴在1993年遭哥國政府射殺後,其私人動物園內的動物幾乎都轉移至其他動物園安置,而他非法走私飼養的4頭河馬則無人理會。報導指出,由於河馬在當地沒有天敵,經大量繁殖後,數量已增至80到100隻。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當地民眾將河馬視為非官方吉祥物,但對科學家而言,牠們是一種生態威脅,不僅會與當地野生動植物競爭、污染當地水道,有時甚至會襲擊人類。科學家表示,快速繁殖的河馬已是地球最大的入侵外來種,預測到2040年,河馬的數量恐激增至1500隻。

              管控河馬數量

              報導指出,河馬的糞便會令湖泊中的細菌與藻類大量增加,產生優養化,降低水中的含氧量,使其對魚類有毒。聖地牙哥加州大學生態學家修林表示,當地湖泊的含氧量已開始造成魚類死亡,擔憂影響當地的漁業發展。

              生態學家NatalyCastelblanco-Martínez說:「沒有人喜歡射擊河馬的主意,但在沒有其他策略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接受。」她表示,政府如果早日提供資源,對河馬進行去勢還有可行性,但現在可能僅剩下射殺河馬的選項。

              上一則:Youtube太慢鎖川普 專家:不站隊是正確
              下一則:阿富汗女法官遭暗殺 塔利班談和有變數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