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綠色永續
                • 最新雜誌
                財經新聞 > 北京新浪網

                從「一煤獨大」到「八柱擎天」 華陽集團開啟專攻新材料產業征程

                北京新浪網 (2020-12-28 01:25)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從「一煤獨大」到「八柱擎天」

                  來源:經濟參考報

                  從原煤按噸賣到金剛石論克拉賣,一家三代曾在陽煤集團工作的翟錦輝沒想到,他能親眼見證煤炭從燃料化工原料到碳基新材料的轉變。近幾年,這家煤炭企業已經從過去產煤轉向瞄準一系列新材料的研發。今年,在山西國企專業化戰略重組背景下,陽煤集團整體更名為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全面開啟專攻新材料產業的新征程。

                  翟錦輝現在是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金剛石項目組組員。現在,這家企業煤層氣製備金剛石項目首批試驗品成功產出,第一階段50台金剛石生產設備正在陸續投用。在翟錦輝看來,省屬煤炭企業的戰略重組就是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從陽煤集團到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的轉變是山西省屬煤炭企業專業化戰略重組的縮影。回顧一年來的山西國企改革,專業化戰略重組無疑是山西國企轉型發展的重頭戲,也是山西國企改革的關鍵一環。

                  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的煤炭大省山西,要打破「一煤獨大」格局,必鬚髮展新興產業,而其中的關鍵一步就是要對省屬企業,尤其是煤炭企業的相關產業進一步優化和細分,改變過去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大而不強的格局。

                  山西煤炭資源主要集中在7家省屬國有企業,但煤炭產品同質化較高,煤炭企業常打價格戰,而煤層氣、化工、新材料相比煤炭開採都算不上主業。主業難做強,輔業難做大,成為不少煤炭企業的困擾。

                  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強力推動下,自今年4月成立華遠國際陸港集團起,到9月底成立晉能控股集團止,山西集中實施了14大板塊的改革重組,省屬企業數量從28家調整至21家,煤炭企業從7家集團調整為1家煤企、1家能源集團。

                  上述的國企重組不是簡單的「歸大類」和「拉郎配」,而是朝著「專業化重組、市場化整合、板塊化經營」的方向推進,也是在為大而不強、同質化嚴重破局。以聯合重組后的晉能控股集團為例,這家企業由原同煤集團、晉煤集團、晉能集團聯合重組,同步整合潞安集團、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相關資產和改革后的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而成。新的企業在做優煤炭產業、做強電力產業、做大智能煤機裝備製造業這三方面發力,企業資產總額達1.11萬億元,煤炭產能約4億噸,電力裝機容量3814.71萬千瓦,煤機裝備製造資產規模368.65億元,這將有力破解省屬煤企各自為戰、煤電價格矛盾、利益互為掣肘的「老大難」問題,也將破解煤機裝備製造產業市場內部化、布局分散、同質化嚴重、無序競爭的格局,讓山西煤炭資源轉換為電力優勢,把電力優勢轉換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要素優勢。

                  2020年,山西發起的新一輪國企專業化戰略重組力度空前,涉改資產2.6萬億元,占省屬企業資產總額的79%;涉改一級企業20戶,占改革前省屬企業戶數的71%;涉改人員86萬人,占省屬企業在崗職工人數的91%;產業涵蓋焦煤、動力煤、鋼鐵、化工、信創、新材料、水務、物流、文旅、體育、燃氣、農業、建築、資管等14個領域。

                  「從『一煤獨大』向『八柱擎天』加速轉變」不是一句口號。經過一年的發力,山西國企改革更加明確了主攻方向:一方面是正在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力、價格話語權的一流能源企業;另外一方面是培育一批有創新力、影響力、競爭力的新興非煤企業,從煤以外尋求新的增長極,打造若干個與煤並駕齊驅的支柱產業。

                  通過改革,山西國企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正在不斷提升。儘管仍有一些深層矛盾與難題待破解,但從這幾年山西國企改革實踐來看,方向正確,堅持走下去,脫胎換骨萬象新的國企就一定能為山西經濟轉型注入持久的澎湃動力。

                上一則:莎普愛思委身「莆田系」資本后 打折甩賣虧損藥廠
                下一則:衝刺賀歲檔 院線營收有望恢復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