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生活新聞 > 健康醫療網

                          暈眩、單耳常耳鳴? 當心是「耳聾」警訊

                          健康醫療網 (2020-11-23 14:00)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暈眩、單耳常耳鳴? 當心是「耳聾」警訊

                          ▲暈眩、單耳常耳鳴? 當心是「耳聾」警訊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0歲魏姓男子近日覺得容易暈眩,並覺得右耳悶悶的,像耳鳴的感覺,原本以為自己罹患梅尼爾氏症,就醫之後經醫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讓魏男相當震驚,所幸在接受耳內注射類固醇、口服類固醇藥物治療並配搭高壓氧治療後,聽力逐漸恢復。

                          突發性耳聾因不明 秋冬季節最易好發

                          秋冬季節氣溫多變化,是突發性耳聾的好發期,患者大多是出現突然察覺單耳聽力喪失的症狀,部分患者除了聽力惡化還會合併暈眩;突發性耳聾的原因目前尚不明,可能是病毒感染又或者是血管病因所致。

                          患者來診時,醫師會透過耳鏡檢查其外耳與耳膜的結構是否正常,接著安排聽力檢查,並視患者的情況安排進一步檢查,排除神經病變、腫瘤的可能性。

                          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耳聾 加速聽力恢復

                          突發性耳聾治療的部分,醫師會依患者的病情安排口服、耳內類固醇治療,並且配搭高壓氧輔助治療,以改善聽力。

                          南投醫院高壓氧中心薛凱風醫師表示,高壓氧治療是安排患者在高壓氧艙內,在高於1.4大氣壓的壓力下,給予患者100%的氧氣治療。透過高壓氧治療,可以提升血液及組織內的含氧量,改善內耳組織缺氧情形,促使循環與組織細胞修復,加速聽力的恢復。

                          頭暈又單耳聽力下降 當心是耳聾警訊

                          值得注意的是,突發性耳聾一定要把握七天黃金治療時間,如果延遲治療,可能會導致聽力永久損失。因此,若出現頭暈加上單側聽力突然下降或喪失,皆可能是突發性耳聾的症狀,別自行診斷,應就醫由專業醫療人員安排診療,才不會錯過治療黃金期。

                          【延伸閱讀】

                          近視雷射該不該做? 眼科醫師傳授評估秘訣

                          每年新診斷1萬名以上! 乳癌及早治療存活率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1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上一則:陽明學生校外墜樓 校方:學生靜養中盼外界勿擾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