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富源表示,關於學生反映上傳檔案的空間不足,放寬容量在技術面應沒有問題,一旦確認會盡速辦理。至於系統的穩定、操作等使用問題,已經進行檢討,未來將架設客服專線,讓學校、學生能直接反映使用意見給客服人員,儘速聯絡技術單位予以協助。目前也已研議朝延長上傳學習資料時間,國教署也會再次通函各校,各校對於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應至少延長至當學期結束後2周,以舒緩學生上傳檔案及教師認證課程學習成果之壓力。
而有學校反應仍有設備、空間及師資不足的情況,彭富源回應,都有持續掌握各校情況,也將持續盤整確認各校設施設備及師資人力,教育部已積極向行政院爭取教師人數回歸員額編制標準,也在10月經行政院同意,教育部將受理各校依實際教學需求提出申請,逐年增補,讓教學人力到位。

朱俊彰表示,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是放在高中裡面,大學並不會直接審查,是由學生從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中勾選想要讓大學看到的資料,招聯會也在111年的備審資料架構中做出調整,除了減少多元表現項目,限制件數之外,更新增學生在高三下申請學校時需撰寫「800字以內多元表現綜整心得」與「學習歷程自述」,以清楚表達大學審查強調綜合評量,重視的是學生「為什麼學?為什麼做?」、「從中學到甚麼?」、「在其中展現了哪些能力與特質?」。
最後,招聯會執秘戴念華也承諾,未來招聯會會向各大學蒐集審查方式的相關資料,並討論轉換成條列式的文字,在適當的時機公開,讓外界了解大學一直以來是怎麼做書審,以降低學生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