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生活新聞 > 教育廣播電台

學習歷程檔案為改良版的備審資料 減輕高三準備資料的負擔

教育廣播電台 (2020-10-19 16:55)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教育部從去年開始推動學習歷程檔案制度,教育部長潘文忠今(19)天赴立法院備詢時回應,學習歷程是記錄學生在學階段時的學習表現,除了考試成果之外,還有學習軌跡、個人特質、能力發展等,補強考試之外無法呈現的學習成果,藉由定期且長時間的紀錄,才能大大減輕學生在高三時得一次整理備審資料的負擔。

 

日前有高中生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起提案,移除學習歷程檔案,因此在立法院教文會中有多名立委關注此議題,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學習歷程檔案與備審資料之性質、屬性與代表意義是一致的,從過去把書面資料改為數位上傳,進而調整為逐年整理,才能讓學生有充沛的時間準備,且在111年考招的備審資料也將限制上傳件數,避免軍備競賽。

 

潘部長補充,有關學習歷程檔案在上傳後做參考的價值比例,分數占比也跟過去被審資料相同沒有改變,現行規範僅有在大學推甄入學時,學測的成績不超過50%,這項其實也是既有規定,因除了數位學習歷程之外,還有面試、筆試等等,而這些占比的分數完全沒有改變,「學習歷程檔案就是改良版的備審資料。」

 

另外也有立委收到民眾反應,有學生一學期光單一科目,就要做40份的學習成果,潘部長則回應,這是錯誤的做法,學校過度要求學生,才會造成學生無謂的壓力,學習歷程目的是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有無心得,學生沒做不會被剝奪考試權益,對於執行過當的學校,會請國教署與校方進行溝通,學習歷程只是學生學習過程的成果展現,並不是要額外去創造。

上一則:鼓勵原住民習一技之長 花蓮市開辦女裝丙級認證研習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