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綠色永續
                      • 最新雜誌
                      旅遊新聞 > 北京新浪網

                      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北京新浪網 (2020-10-06 20:57)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記者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在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效、加快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同時,積極優化市場供給,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拓展消費空間,有力促進了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擴容:老行當推新,挖掘消費潛力

                        對遼寧省盤錦市25歲的回鄉創業青年陳家寶來說,眼下正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

                        「今年稻田蟹上市以來的銷量,尤其是郵寄量較往年大幅增長。以往一些本地消費者會選擇現場挑選購買,今年大都選擇線上訂購,再通過快遞取貨。」陳家寶說,疫情一度讓他對今年的銷售持悲觀態度,可隨著越來越多的螃蟹從線下「爬到」線上,壓在他心頭的石頭落了地。

                        推陳出新,尤其是一些老行當嘗試疊加新要素,是戰「疫」帶來的變化,也成為各行各業挖掘消費潛力的方向之一。

                        看文化展覽,觀網路直播,與送餐機器人合影……56歲的重慶遊客劉慶紅在廣州酒家不僅享受了一頓粵菜大餐,還同當地傳統飲食文化和餐飲行業高科技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我們希望通過線上線下多措並舉,讓大眾享受更豐富更優質的文旅美食新體驗。」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利平說,因防疫需要而引入的無接觸送餐機器人正逐步普及到各店,實現餐飲智能化升級,既降低成本,又保障衛生安全。

                        10月1日晚間在上海新天地舉行的「2020天地世界音樂節」上,呼麥、長調等蒙古族特有的音樂形式與其他音樂融合,給人們帶來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全新感受。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我們希望在商業公共空間里將音樂以可親可近的方式帶給大家,帶動線下全時消費、助推文旅消費市場回溫。」瑞安管理及中國新天地執行董事張斌說。8天假期里,全球37支音樂團隊將在上海、武漢、重慶等地,以工作坊、街頭巡遊等新方式呈現85場現場音樂演出。

                        提質:老場景疊新,優化市場供給

                        上看建築立面的裸眼3D屏、騎樓光影舞台劇,下俯被玻璃罩保護展示的千年古道;快閃店、外擺店、網紅店等新零售模式頻現……

                        歷時兩年改造的廣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以全新面貌迎接「十一」黃金周,首日便吸引遊客40多萬人次。遊客穿梭其間,享受健康、文化、娛樂等豐富多樣的產品,體驗輕奢化、定製化、智能化等不同消費模式。

                        「每次來都能發現新花樣,非遺傳承、動漫展銷、文化沙龍……」已在廣州生活了兩年的江華暢遊北京路后,掰著手指細數起剛體驗到的各類文旅產品。

                        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各景區和商圈紛紛「上新」,優化市場供給,拓展消費空間。

                        湖北開展非遺「六進」活動,讓遊客盡情品嘗、欣賞、體驗和購買各種好吃、好看、好玩、好用的非遺產品;北京首發節、時尚夜京城、暢遊京郊等商業品牌和文化旅遊活動組織電商平台和重點商圈,推出國潮新品發佈、網紅探店、品牌聯動促銷;西安曲江大悅城推出「東方時辰——國韻大賞」主題活動,以文化旅遊帶動商業繁榮。

                        記者在上海市長寧區IM大通市集上看到,數十輛色彩繽紛的早餐車成為「主角」,居民不僅可以在這裏品嘗到全球美食,購買文創產品,還能在後備廂集市裡享受「淘寶」的快樂。

                        「市集去過不少,餐車市集是第一次。」附近居民沙女士得知餐車市集正在舉辦的消息,決定過來嘗嘗鮮。

                        增效:內需回暖,加快釋放消費回補動能

                        「受降雨降溫天氣影響,10月1日至3日大唐不夜城遊客量較去年同期下降25%,而綜合消費金額卻增長了11%。」西安市曲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顧育英說,國慶期間,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每天都有20多台音樂舞台劇演出和行為藝術演出,還有能畫出唐風唐韻的粉底、口紅、眼影,以及主題冰激凌等新產品售賣。

                        消費擴容提質,帶動了內需回暖。

                        「真沒想到旅遊住宿恢復得這麼快,照目前的趨勢,有望把上半年的損失補回來。」成都旅遊住宿業協會會長安茂成感慨道,黃金周前三日成都住宿業收入整體水平已高於去年同期。

                        3日晚上7點半,成都人民公園附近的巴蜀大將火鍋店門口候餐客人排出30米遠,等餐號牌已經排到500多號。「10月1日至3日,8家門店總接待人數超過4萬人次,總營業額超過去年國慶同期。」成都巴蜀大將創始人毛曉佩告訴記者,疫情期間餐飲業損失慘重,但他們積極應對,升級管理系統,調整營銷策略,今年7月前已填補完疫情造成的虧損,目前正籌劃進一步擴張。

                        京東大數據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陸飛表示,消費意願回暖,需求升級,加快釋放消費回補動能。比如,通過與去年中秋節前一周數據對比,今年在京東平台上採購月餅的消費者不但數量大幅增加,而且更加追求品質,月餅平均客單價同比上漲35%以上。(采寫:侯文坤、喻珮、丁樂、袁秋岳、吉寧、李華、白湧泉、周蕊、程士華、劉方強、張申博)

                      上一則:全國哪些景區預約人氣高漲?看看和你預想是否相同
                      下一則:國慶假期過半 鐵路短途客流持續高位運行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