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致敬醫護
                        • 最新雜誌
                        生活新聞 > 好醫師新聞網

                        醫師化身科研人員 發明膠囊型腹壓偵測系統

                        好醫師新聞網 (2020-09-15 11:57)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化身科研人員的林口長庚急重症中心廖健宏醫師手中展示即為「膠囊型腹壓偵測系統」原型。

                        發生重大意外的病人,隨時有旦夕之危,如何能在第一時間掌握關鍵徵象,成為搶救生命的重中之重;林口長庚急重症中心廖健宏醫師,化身科研人員,率領著一群有共同目標的醫師和專家,發明「膠囊型腹壓偵測系統」,可隨時掌握重傷患者腹壓狀況,危機先兆形成就可以立即採取措施,成為搶救生命的磐石。

                         

                        廖健宏副教授團隊所發明的這套系統,是由兩個部件所組成,分別是膠囊型腹壓偵測發報器與體外接收儀;前者體積只有維他命膠囊大小,透過醫療用無線傳輸,即時測量重症病人的生理訊號協助判斷腹內器官血液灌流壓是否超過警戒值,提供醫護人員精準資料以協助正確的醫療處置,降低死亡率。

                         

                        廖健宏醫師受訪時指出,這套系統主要用於急重症病人的生命體徵監測,尤其是意外事故的病人,經常因為身體遭到強烈衝擊,導致感染或臟器受損,腹內容易積水或出血。一旦受損的臟器因為靜脈阻塞,舊的血回流不出去,新的血又希不進來,就會造成腹腔壓力增加,監測系統可以及時掌握這種狀況,立即發出警訊讓醫護人員可以進行急救措施,不論是給予藥物、調整呼吸器或緊急手術,都會節省許多時間,讓病人更有保障。

                         

                        廖健宏醫師說,這套系統包含全世界最小的壓力感應偵測器,數據儲存韌體,內置電源系統;訊號接收外部天線陣列,以及輸出後數據分析人工智能軟體。提供壓力趨勢,腸蠕動以及進一步的信息,以確定腹腔內器官內灌注壓力,提供醫療人員連續、即時、可信賴之腹內變動趨勢。

                         

                        研究團隊除了由"林口長庚外傷科副教授同時也是 STB學者廖健宏醫師"、"嘉義長庚醫院泌尿科、史丹佛學者何東儒醫師"帶領之外,並延攬於Google擔任醫療器材開發的卓威明博士擔任技術長共同研發創新,作為遠距醫療和智慧醫療的先驅者。

                         

                        這套百分之百MIT研發和製造的系統,團隊目前已完成原型機的製造,並且有意開放技轉,除了得到科技部的獎項,也歡迎國內科技業者共同參與,將台灣的醫療科技能量帶到全世界發光發熱,展現台灣科研成果,共創台灣之光。

                        每天10分鐘 中西醫教授防失智 醫療曙光!治療巴金森氏症藥物進入二期試驗 二條鋼筋貫穿身體 建築工因禍得福 大器不必晚成 及時介入孩子也能長高高 中年男子常看到阿飄  原來是腦部腫瘤惹禍

                        上一則:即溶咖啡竟成「主婦神器」?冰水沖泡搞定全家早餐
                        下一則:健保費、部分負擔何時漲? 陳時中:言之過早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