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致敬醫護
                        • 最新雜誌
                        生活新聞 > 華人健康網

                        失智非退化!中西醫師帶你做失智操,每天10分鐘幫大腦「趨吉避凶」防失智

                        華人健康網 (2020-09-15 11:55)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9月為「國際失智症月」,很多人常誤以為失智症是腦部退化,但神經內科醫師表示,其實失智是腦部生病而非退化導致!若想要有效預防失智發生,民眾平時應多加強訓練自身的手腳運動能力及記憶力。中醫師推薦,養成每天進行10-15分鐘失智操的習慣,透過善用中醫穴位原理,進行簡單的拉耳、頭部敲敲,原地踏步等動作,就是輔助預防失智上身的好方法。

                        豐原醫院神經內科顧問廖益聖與中醫科醫師鄭名惠齊做可愛失智操。(圖片/豐原醫院提供)

                        失智症其實就是腦部生病!巧做中醫失智操,幫大腦「趨吉避凶」

                        豐原醫院神經內科顧問醫師廖益聖表示,失智症其實就是腦部生病,因為大腦分很多區域,有管記憶的、聽說讀寫的和管手腳運動的,每個區域都很重要,藉由手腳訓練運動來訓練大腦,對失智預防很有幫助。

                        而中醫的失智操是藉由穴位刺激及手腳運動,因而在運動的同時,能達到西醫所說的「趨吉避凶」目的。趨吉就是要增加大腦的保護因子,多運動、多動腦、多參加社團活動以及均衡飲食、維持健康體態;避凶則是要遠離危險因子,不抽菸、不憂鬱、避免頭部外傷及避免三高產生。

                        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鄭名惠示範如何按摩刺激頭部百會穴周遭。(圖片/豐原醫院提供)

                        中醫失智操在家就能做!原地快走+輕敲頭部、拉拉耳垂、提耳尖好處多

                        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鄭名惠表示,人體身上有很多穴位,「失智操」就是藉由刺激身體的穴位來達到保健目的。像是,在頭部兩耳連線之上的百會穴就是不錯的保養穴位,適度輕敲頭部百會穴,以及兩指寬的周圍頭部,有助於疏通頭部經氣,發揮一定的保健效果。

                        另外,人體的耳朵上也有很多穴位,民眾可以先從耳廓慢慢畫圓,往外摸熱再到全耳;或是,試著拉拉耳垂、提耳尖,一邊敲頭頂穴位,或拉耳朵穴位,一邊原地踩踏,從1數到100下也是不錯的方式。

                        如果想要更有效的加強訓練手腳運動、動作、記憶能力,則建議民眾不妨可以把上述動作結合在一起。每天原地快走10-15分鐘,並在快走同時,以手輕敲頭頂百穴位置,或摸摸兩耳、拉拉兩耳,適度刺激耳朵穴位,就是事半功倍的日常保養秘訣。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82822

                        上一則:新生登克難坡體驗淡江
                        下一則:美國隊長手滑發錯照!沈默3天回「2句話」 30萬人全暴動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