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全面註冊制交易機制十大變化:從申報價到20%漲跌幅
北京新浪網 (2020-08-23 22:46)
原標題:創業板全面註冊制交易機制十大變化:從申報價到20%漲跌幅
8月24日,隨著首批首發企業的上市交易,創業板註冊制將正式全面實施。
創業板註冊制這一「存量+增量」同步的改革,交易機制將發生諸多變化,除了發行、退市等,還包括漲跌幅、申報價格範圍等諸多與投資者密切相關的內容。
那麼,投資者參與創業板交易,特別是參與首日市場交易,應做哪些準備呢?
十大要點
就創業板實施註冊制后的投資,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在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答記者問中,特別提醒廣大投資者,新的交易機制將於創業板試點註冊制首批首發企業上市之日起施行,投資者在參與交易前,應當充分了解創業板交易規則的具體要求,充分了解新老交易機制的差異化安排。
那麼,創業板註冊制下交易機制將發生變化,投資者需要重點注意哪些方面呢?
第一,在交易資格方面,擬參與註冊制下創業板股票發行申購、交易的存量投資者即「老股民」(4月28日前開通的創業板許可權),應確認是否已經補簽新版《創業板投資風險揭示書》,否則將影響後續正常交易。新增投資者方面,要求在申請開通許可權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人民幣10萬元(不包括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與證券),且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
第二,是備受關注的漲跌幅調整。具體來看,創業板註冊制新股上市首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之後漲跌幅限制比例為20%。同時,創業板存量股票、相關基金漲跌幅限制,8月24日同步調整為20%。需要投資者特別注意的是,創業板股票千山退(300216)、神霧退(300156)、盛運退(300090)8月24日前已進入且仍處於退市整理期,期間交易機制不作調整,價格漲跌幅限制比例仍為10%。
第三,是引入申報價格範圍限制。創業板股票連續競價階段限價申報的買入申報價格不得高於買入基準價格的102%,賣出申報價格不得低於賣出基準價格的98%。超過上述申報價格範圍的訂單,將暫存於交易主機,此時訂單不在行情中顯示,也不會撮合成交,待價格波動使該筆訂單進入申報價格範圍時,會自動參與競價,成交前投資者可隨時撤單。
第四,是盤中臨時停牌機制。創業板無價格漲跌幅限制股票盤中臨時停牌的觸發閾值為漲跌30%和60%,停牌持續時間為10分鐘,在警示交易風險的同時,保障交易連續性和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在盤中臨時停牌期間,投資者可繼續申報或撤銷申報。復牌時,交易所對已接受的申報進行復牌集合競價。
第五,是單筆最高申報數量。創業板股票限價申報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不得超過30萬股,市價申報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不得超過15萬股。如投資者提交的單筆申報數量超過要求,交易系統將直接拒單。需要注意的是,創業板單筆最小申報數量及變動單位沒有變化,仍為100股或其整數倍,賣出時餘額不足100股的,應一次性賣出。
第六,是新增股票及存托憑證特殊標識。除沿用新股上市首日證券簡稱首位字母「N」標識外,創業板註冊制新股上市后次日至第五日,證券簡稱首位將標識字母「C」,以提示不設漲跌幅限制的特別安排;上市時尚未盈利、具有表決權差異安排,及具有協議控制架構或類似特殊安排的創業板股票或存托憑證,將新增「U」「W」「V」特殊標識。
第七,是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納入融資融券標的。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創業板註冊制首發股票自首個交易日起便可作為融資融券標的。同時,轉融通出借券源擴大,戰略投資者可出借配售獲得的股票。此外,新推出轉融通市場化約定申報方式,增加交易靈活性,提升交易效率,證券公司借入證券當日可供投資者融券賣出。
第八,是引入盤后定價交易機制,在創業板股票競價交易收盤后按照時間優先的原則,以當日收盤價對盤后定價買賣申報逐筆連續撮合,以滿足投資者按照收盤價成交的交易需求。
第九,是調整交易公開信息披露指標。具體來看,首先,是修改有漲跌幅限制的股票交易公開信息披露指標閾值,將當日收盤價格漲跌幅偏離值±7%調整為漲跌幅±15%、價格振幅由15%調整為30%、換手率指標由20%調整為30%。其次,是修改交易異常波動指標,將連續3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調整為±30%,取消其他異動指標。再次,是增加嚴重異常波動指標,即連續10個交易日內3次出現同向異常波動情形、連續10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100%(-50%)、連續30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0%(-70%)。
第十,是打新方面,創業板註冊制下的新股申購,依舊是市值申購。只要T-2日(T日為網上申購日,下同)的前20個交易日賬戶持倉的深圳市場非限售A股和非限售存托憑證總市值滿1萬元,即可參與打新。若持有多個證券賬戶,則多個證券賬戶的市值合併計算。同時,可申購額度根據持倉的市值而定,每5000元市值可申購一個單位(500股),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計入申購額度。此外,在申購數量方面,最少申購數量是500股。在填報數量時,應當為500股或其整數倍。申購完成後,T+2日即可查詢中籤結果。值得關注的是,創業板註冊制新股不可重複申購。不管是使用多賬戶同時申購一隻新股,還是單一賬戶多次申購同一隻新股,均是第一筆申購為有效申購,其餘申購均無效。
嚴格退市制度
除此之外,在退市方面,創業板將全面優化並嚴格實施退市制度。具體包括:一是簡化退市程序。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對應當退市的企業直接終止上市,大幅壓縮退市時間。二是優化退市標準。引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及營業收入組合指標、市值、規範運作等退市指標,取消單一連續虧損等退市指標。三是嚴格標準執行。防止企業為避免退市而粉飾報表及操縱審計意見等。同時,設置退市風險警示制度,加強風險提示。
需要說明的是,創業板對存量公司適用新的退市制度設置了過渡期安排。原則上,以2020年度為第一個會計年度起算,適用新的財務類退市指標。但在新規發佈前,已經觸及原退市標準而暫停上市公司,或者2019年年報觸及原標準暫停上市、終止上市公司,繼續適用原標準實施暫停、恢復或終止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記者注意到,在通過手機端APP參與創業板註冊制后的交易方面,有相關行情軟體要求,必須更新至最新版方可使用。
首日該如何參與
8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家企業將上市交易。在備受市場矚目的交易首日,各類投資者該如何參與呢?
「隨著創業板市場交易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各類投資者需要重新適應新的交易環境。」開源證券總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長孫金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對於打新投資者而言,首日無漲跌幅限制,建議可以選擇首日賣出。對於二級投資者而言,漲跌幅放寬,追漲殺跌以及打板投資的風險提升,建議個人投資者注意相關風險。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在通過基本面深度研究進行長期價值投資的基礎上,則可以在市場環境大幅波動時把握由情緒波動或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買入布局。
德邦證券策略分析師蔡一煒對澎湃新聞記者指出,總體來說,創業板註冊制將顯著降低投機氛圍,遊資等投機者將會受到較大影響,同時退市制度的完善,將更加考驗個人投資者的選股能力。「具體來看,創業板註冊制加快市場優勝劣汰的速度,基本面較好的科創龍頭的稀缺性將體現出來,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蔡一煒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