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致敬醫護
                        • 最新雜誌
                        政治新聞 > NOWnews今日新聞

                        民眾黨四次補選皆輸 柯文哲:光環跨不過淡水河會檢討

                        NOWnews今日新聞 (2020-08-23 12:50)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身兼台灣民眾黨主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23日南下到嘉義參與地方行程。而面對民眾黨從2020立委選戰後,至今四場補選皆敗,柯文哲也強調,無論是自己的光環消退還是勢力跨不過淡水河,都要進行科學的分析並且檢討。(圖/台灣民眾黨提供)
                        ▲身兼台灣民眾黨主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23日南下到嘉義參與地方行程。而面對民眾黨從2020立委選戰後,至今四場補選皆敗,柯文哲也強調,無論是自己的光環消退還是勢力跨不過淡水河,都要進行科學的分析並且檢討。(圖/台灣民眾黨提供)
                        身兼台灣民眾黨主席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23日)上午南下到嘉義,參與多場地方活動。而民眾黨投入台中市和平區長補選,選舉結果也在昨天出爐。民眾黨候選人張瑞紘僅獲得456票,不僅落後第一名多達1800票,第二名所獲得的票數更是超過張瑞紘四倍多,也不禁讓外界認為,僅僅是區長補選,民眾黨就以幾乎全黨之力投入,卻還是大敗,再加上前面的高雄市長補選等等,民眾黨在立委選戰之後四戰皆敗。對此柯文哲也直言,無論是光環削弱,或是視力越不過淡水河,四場選舉黨內都有做紀錄,未來會以科學方式進行分析且檢討。

                        2020總統及立委選戰後,民眾黨因為獲得了接近150萬張政黨票,獲得5席不分區立委。而為了擴張地方勢力,以便能在接下來的選戰中進行操作,高雄市長補選、嘉義過溝里長補選、屏東崁頂鄉長補選,以及昨天(22日)剛結束的台中和平區長補選,大大小小的補選,民眾黨皆參與,甚至頻頻以全黨之力,協助地方鄉鎮市里長選戰,除了民眾黨立委頻頻南下助選外,身兼黨主席的柯文哲更是常常利用週末假日為候選人輔選。

                        不過四戰參與至今皆敗,且都以大幅度落敗,也不免讓外界認為,當初因為有辦法囊括全台150萬張政黨票的柯文哲光環,至今是否已經暗淡?對此柯文哲也坦言,無論是光環黯淡也好,還是勢力無法越過淡水河,黨內都要進行檢討。「四場敗仗,民眾黨內都有搜集資料,接下來要進行科學分析。」柯文哲說,「台灣政治在藍綠兩黨長期把持的生態之下,單一選區制度本來就對小黨不利,所以我們只能在複數選區制度中尋找機會」。

                        而現場媒體也追問柯文哲,除了日前日環蝕的時候曾經南下到嘉義外,今天又為了公益活動站台,以及馬拉松活動鳴槍等行程南下嘉義,是否是為了2024總統大選做佈局?對此柯文哲笑著表示「想太多了」,並直言他的習慣就是提前先做好準備。「每天該做的事情要做,然後順其自然,人活在世界上不必老是想著要做什麼,每天還是要過日子。」柯文哲說,「但既然成立政黨,就要跟地方政治勢力接觸、連結」。

                        相關新聞

                        中市和平區長補選 柯文哲力挺張瑞紘敗選

                        沒人敢檢討蔡壁如?柯文哲:高雄檢討會議一定開

                        傳藍14縣市入境普篩 柯文哲:結果還沒出來跟進什麼?

                        上一則:退伍軍人反對李登輝厝五指山 郝龍斌籲放下恩怨
                        下一則:郝柏村追思會隆重舉行 郝龍斌坦言違背父親遺願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