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國際新聞 > 公視

                      以色列3D列印牛排 油花均勻幾可亂真

                      公視 (2020-07-16 00:00)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近幾年全球掀起「人造肉」風潮,疫情期間也加速研發。以色列一家新創業者,推出以植物蛋白做為主要成分的3D列印牛排,看了令人食指大動。

                      牛排在鍋裡煎得滋滋作響,配上精緻的擺盤,讓人食指大動。這可不是一般的牛排,而是3D列印牛排。   利用不同噴頭,將牛排上的肌肉、油脂和血水成分,以堆疊方式加以排列組合。來自以色列的新創業者利用3D列印技術做出的人造牛排,油花分布均勻幾可亂真,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以色列3D列印牛排創辦人席特里說:「我是 Redefine Meat 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我們正在製造品質口感都很棒,但並非來自動物身上的肉品。」

                      人造肉近來在歐美蔚為風潮,在麥當勞、肯德基等速食龍頭業者將人造肉引進菜單,獲得消費者青睞後,不少業者相繼投入研發;加上近來疫情期間,德國和美國的肉品屠宰場傳出群聚感染,導致鮮肉供應短缺,促使人們改變飲食習慣,為人造肉帶來更多商機。業者因此趁勢推出以植物蛋白為主要成分的3D列印牛排。食品工程師湯索夫說明,「我們分析牛排漂亮切面的不同成分,找出要仿造的主要成分是什麼,我們發現有三種主要成分,肌肉、血水和油脂。」

                      3D列印牛排訴求美味、環保又健康, 業者打算年底先在高檔餐廳試水溫,一般消費者也相當期待。餐廳服務生禪摩爾表示,「我認為3D列印人造肉是個很棒的點子,只要味道跟一般肉一樣鮮美,我絕對願意嘗試。」

                      這款牛排3D列印機,目前每小時可製造3到6公斤的人造肉,未來目標是一天250公斤,成本可望降低,業者也計畫在明年將這項技術推廣到其他國家。

                      上一則:阿富汗與塔利班首輪和談 部長:很可能在卡達舉行
                      下一則:英國排除華為後 蓬佩奧將速訪倫敦談中國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