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財經新聞 > 北京新浪網

                      美國新冠病毒檢測結果需等待3-5天,致感染者傳染更多人

                      北京新浪網 (2020-07-14 22:26)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全美範圍內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周期都普遍延長,醫學專家認為這會使核酸檢測喪失意義,因為衛生部門無法在第一時間確認感染者並採用隔離方式阻斷病毒的進一步傳播。

                      全文3234字,閱讀約需6分鐘

                      文/謝蓮、向晨雨

                      《華盛頓郵報》近日指出,在美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平均需要等待3到5天,有的甚至需要一周或更長時間,這在某種程度上導致美國疫情進一步擴散。此外,近段時間美國疫情反彈導致許多檢測站點不堪重負,出現核酸檢測用品短缺的現象,也使得核酸檢測周期延長。

                      在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方面,檢測速度至關重要。有專家指出,漫長的核酸檢測結果等待時間使美國無法像其他國家那樣採取「核酸檢測—追蹤密切接觸者—隔離」的策略來遏制病毒的蔓延。

                      檢測結果遲遲不出,亞特蘭大市長一家三口感染

                      當地時間7月6日,亞特蘭大市女市長凱莎·蘭斯·巴托姆斯(Keisha Lance Bottoms)對外公佈,她家有3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據BBC報導,這位女市長曾在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死亡案引發的全國抗議中接受了一個電視採訪,展現出她作為政府官員和一名非裔母親的兩難之處。巴托姆斯因此獲得了大量關注,被認為是民主黨2020年總統候選人喬·拜登副總統搭檔的最佳人選之一。

                      巴托姆斯一家人6月29日進行了首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當時他們剛參加完一場葬禮,為了保險起見,一家人都接受了核酸檢測。當時,他們當中還沒有人出現任何不適癥狀。然而,一周過後,核酸檢測結果還沒有出來,但她的丈夫已經出現了發熱等不適癥狀。

                      不得已,他們在7月6日又接受了另一項更快速的新冠病毒檢測。檢測完的幾小時后,她得知自己和丈夫以及四個孩子的其中一個都感染了新冠病毒。

                      首次核酸檢測結果直到他們確認感染后的第二天才到來,而檢測結果表明,最初只有他們的一個孩子感染了新冠病毒——這也就意味著,在等待檢測結果的過程中,孩子將病毒傳染給了自己的父母。

                      「我和家人的經歷顯示出美國核酸檢測的失敗」,巴托姆斯在7月10日的一次採訪中表示,「如果我們早點知道家裡有一個孩子是無癥狀感染者,我們會立即隔離並做好所有的預防措施。」

                      在美國當地的核酸檢測中,還存在等待時間更長的例子。據NBC報導,亞利桑那大學一名研究生艾略特·特魯斯洛6月15日在當地CVS藥局接受了核酸檢測。起初他被告知結果需要等待2到4天,到了第6天,CVS藥局稱需要10天才能出結果,但22天過去了,他還沒有拿到檢測結果。

                      核酸檢測周期普遍延長,檢測「喪失意義」

                      全美範圍內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周期都普遍延長,醫學專家認為這會使核酸檢測喪失意義,因為衛生部門無法在第一時間確認感染者並採用隔離方式阻斷病毒的進一步傳播。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專家克里斯特爾·沃森在《華盛頓郵報》的採訪中表示:「這種情況使得感染者、密切接觸者追蹤幾乎毫無用處。當一個人拿到核酸檢測報告時,他已經出現了癥狀,而且他的接觸者們也很可能出現癥狀並傳染給更多人。」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發言人米婭·赫克表示,大型商業實驗室的檢測周期「普遍延長」。在美國大約一半州中,平均需要兩到三天才能拿到核酸檢測結果;在24個州中,平均周期為三到四天;還有個別州,平均周期達到四到五天。這其中,還存在一些極端延遲的檢測案例,等待結果的時間長達十幾天。

                      美國可以進行核酸檢測的地點包括獨立商業實驗室、公共醫療機構實驗室和醫院,這些不同檢測地點的數據收集情況和檢測周期情況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個州的核酸檢測平均周期統計並不十分準確。

                      專家認為,檢測周期過長會阻礙感染者進行社交隔離。亞利桑那大學流行病學家薩斯基亞·波佩斯庫(Saskia Popescu)指出,「如果檢測結果需要等待七到八天,那麼人們很難在這段時間保持待在家裡,這樣的話,檢測還有什麼意義呢?」

                      疫情反彈,美國核酸檢測實驗室不堪重負

                      在缺乏聯邦協調、檢測用品供應短缺和檢測需求激增的三重壓力之下,美國一些州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已經不堪重負,這也使檢測結果的等待時間變得更加漫長。

                      《華盛頓郵報》報導稱,根據美國在今年3月頒布的「新冠病毒援助、救濟與經濟安全法(Cares Act)」,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被納入醫療保險,美國人可以憑醫保進行免費核酸檢測。但是當疫情迎來暴發時,檢測需求猛增,核酸檢測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出現了阻塞。

                      缺乏核酸檢測用品是美國各大檢測實驗室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美國公共衛生實驗室協會首席執行官斯科特·貝克爾指出:「現在不是缺乏哪一樣檢測用品,是所有用品都很缺。檢測實驗室需要更多的棉簽、化學試劑、病毒運輸介質、檢測機器,還缺乏操作檢測機器的檢測人員。」

                      但在檢測用品供給不足的問題上,特朗普政府並不承認。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發言人米婭·赫克表示,目前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和聯邦緊急措施署(FEMA)已經滿足了所有州的檢測需求,聯邦政府已經向各州送去了大量檢測用品,各州將負責將檢測用品分配給各個實驗室。

                      上周,代表美國檢測實驗室工作人員的8個組織聯合向副總統彭斯致信,希望政府在核酸檢測用品供給上提供幫助。其中一個組織的主席兼新墨西哥州實驗室首席科學官大衛·格倫納什稱,「我們和其他實驗室必須像『飢餓遊戲』里那樣為了檢測物資互相競爭。」

                      專家指出,一些醫院在市場上無法獲取核酸檢測試劑,不得不開始自己生產。一些州和城市甚至開始直接與外國政府協商購買檢測物資。

                      對於檢測物資缺乏的問題,埃默里大學流行病學家卡洛斯·德爾里約稱,聯邦政府需要建立一個中央物資資料庫,併為所有的核酸檢測提供資金。7月9日,美國參議院健康、教育、勞工和退休金委員會的民主黨人士就提出了類似的建議。

                      全美核酸檢測能力仍不足,專家建議聯邦給出統一協調計劃

                      目前全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率仍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5%的標準以下,這或許意味著其檢測能力仍有不足。

                      新冠跟蹤項目(COVID Tracking Project)網站顯示,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共計完成超過4100萬次核酸檢測。而約翰斯·霍普金斯新冠疫情數據統計顯示,美國目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336萬,檢測陽性率大約為8.2%。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對新冠病毒進行廣泛檢測的國家,應該將陽性率維持在5%以下至少14天。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疫情數據統計網站指出,在核酸檢測數據統計中,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檢測結果的陽性率,也就是檢測結果呈陽性的人數佔總檢測人數的百分比。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指出,陽性率可以顯示出一個地區是否進行了足夠的檢測和感染者篩查。如果一個地區的陽性率很高,或許意味著參與檢測的人大都是癥狀明顯的患者,而輕度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則在檢測中遺漏了;較低的陽性率則可能表明,輕度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能夠被包含進檢測人員當中。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疫情統計圖表顯示,藍色曲線代表的全美地區核酸檢測陽性率在6月的一個短暫時期保持在5%之下,但隨後,檢測結果的陽性率又開始上升,目前在5%到10%之間。這表明,全美範圍內,新冠核酸檢測的程度還不夠。

                      從平均日核酸檢測數量方面來看,全美在5月19日左右開始保持在平均日檢測量20萬次以上,到7月10日上升到這段時間的峰值——平均日檢測量82萬次左右。7月以來,全美平均日檢測數量一直保持在60萬次以上。

                      從美國各州的橫向對比來看,紐約州、路易斯安那州和阿拉斯加州的檢測能力排在前三,這三個州的每10萬人接受核酸檢測人數分別為23594、19838、19442。紐約州同樣是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最多的州,目前確診人數已超40.7萬。

                      檢測能力排在最後的三個州分別是科羅拉多州、夏威夷州和波多黎各,其每10萬人接受核酸檢測人數分別為6775、6493、6324。

                      對於美國核酸檢測能力不足的問題,美國醫學專家們認為,建立聯邦協調計劃、提高資金投入和採用更加快速簡便的病毒檢測手段是很好的應對方法。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的資深學者詹妮弗·納佐(Jennifer Nuzzo)認為,目前最需要的是建立一項「評估檢測能力、明確檢測問題和預測檢測需求的聯邦協調計劃」。她說,「沒有這些,美國的疫情應對仍像一艘用膠帶綁起來的船那樣不牢靠。」

                      芝加哥大學流行病學家莎拉·科比(Sarah Cobey)表示,如果大學和醫院的實驗室能夠獲得資金扶持來提高檢測水平,就能消除因將檢測樣品運送到大型商業實驗室而造成的時間延誤,使得當地的檢測結果等待時間大大縮短。

                      還有人主張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更快批准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的廣泛應用,這種測試方式的準確性不如鼻拭子核酸檢測,但科研學者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在廣泛檢測疫情方面,檢測頻率和檢測周期比準確性更加重要。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丹尼爾·拉雷莫爾說:「只有檢測周期為一到兩天時,檢測才是有效的。但目前在美國,我們的檢測還不能真正在疫情監測和篩查中發揮作用。」

                      上一則:返鄉抗洪的武漢生意人:從小就知道,這是應盡的義務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