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快評:跨境理財通實施細則緊鑼密鼓 三大看點即將揭曉謎底
北京新浪網 (2020-07-14 21:46)
原標題:南財快評:跨境理財通實施細則緊鑼密鼓 三大看點即將揭曉謎底
如何有效解決居民資金進出、產品投資合規性操作以及投資者權益保護問題,將是「跨境理財通」實施細則的三大看點。
7月14日下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舉行「穩企業 保就業」專題新聞發佈會。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跨境辦主任陳威在發佈會期間透露,該行正聯合有關部門和機構進行廣泛調研,目前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實施細則正在起草中,力爭今年內落地。
這意味著,備受關注的跨境理財通離廣大粵港澳大灣區居民「越來越近」。
目前,粵港澳地區不少銀行已積極備戰跨境理財通落地。比如大新銀行(中國)正在積極建設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相配套的服務和系統,包括將適時推出手機銀行,促使這家香港銀行將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更廣泛地區的客戶提供全面、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務。
此前,在外匯局廣東省分局指導下,廣發銀行直聯跨境金融區塊鏈系統正式上線,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內銀行首次實現了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台直聯。業界認為,通過直聯跨境金融區塊鏈系統,未來跨境理財通有望藉助全線上操作流程,降低系統使用的人為操作差錯率,從而更有效地開展跨境理財通的個人理財資金流向追蹤、投資產品信息披露等,能夠更有效地保護投資者權益並增強合規操作性。
當然, 針對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實施細則,金融市場更關注它如何有效解決居民資金進出、產品投資合規性操作、投資者權益保護等三大看點。
目前,跨境理財通是指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粵港澳大灣區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按照購買主體身份可分為「南向通」和「北向通」。
在制度設計層面,跨境理財通將遵循三地個人理財產品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尊重國際慣例做法。但有業內專家指出,由於跨境理財通首次允許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投資者直接跨境開設與操作投資賬戶,並擁有更大的理財產品投資選擇自主權,因此這需要一系列政策創新支持,尤其是在充分尊重粵港澳大灣區三地現行金融監管制度和做法的基礎上,尋求最大的共通點和操作空間,務求儘快落實啟動。
因此,「北向通」和「南向通」的個人投資者准入門檻、投資方式、投資產品範圍、投資者權益保護和糾紛處理等問題如何設定,需要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香港金管局、香港證監會、澳門金管局群策群力。
此外,「北向通」和「南向通」業務資金均通過賬戶一一綁定實現閉環匯划和封閉管理,使用範圍僅限於購買合資格的投資產品,且資金匯划使用由人民幣跨境結算,資金兌換在離岸市場完成。因此整個資金閉環划轉換匯流程如何敲定,以達到既能敲定合理的換匯價格,又能儘快實現資金跨境划轉減少資金空耗成本的目的,又是監管部門需要平衡的一大問題。
甚至一些金融專家指出,由於「北向通」和「南向通」跨境資金流動均實行總額度和單個投資者額度管理,總額度通過宏觀審慎係數動態調節,因此這個總額度與單個投資者額度如何敲定,也是一大考驗。畢竟,粵港澳大灣區人口超7000萬,GDP達1.6萬億美元,人均GDP達2.3萬美元,且擁有千萬元人民幣資產的中國內地高凈值家庭里,粵港澳大灣區佔比逾五分之一。因此隨著大灣區內經濟蓬勃發展和個人財富持續增長,內地居民對配置境外資產作多元化投資的需求將與日俱增。如何設定一個總額度與單個投資者額度,既能保證他們資產全球化配置需求,又避免資金大舉進出影響金融市場穩定,都考驗著監管層的智慧。
筆者相信, 跨境理財通操作細則將是極具共贏性質的。首先,它有助於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自主投資、靈活配置資產的需求,促進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便利化,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合作;其次,跨境理財通將為香港澳門金融業開拓新的客源和業務發展空間,推動本地財富管理業務市場成長,也將惠及當地產品銷售、資產管理、產品開發等金融產業鏈協同發展。
至於投資者普遍關注的投資者權益保護問題,筆者認為跨境理財通操作細則將會給出一份完美的答卷。因為跨境理財通能否順利開展的一大基礎,就是粵港澳三地投資者權益能否得到全面有效保護。因此,港澳與內地相關監管機構將各自採取所有必要措施,確保雙方以保障投資者利益為目的,在「跨境理財通」下建立有效機制,按屬地管理原則及時應對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
(作者:陳植 編輯:洪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