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科技新聞 > 北京新浪網

                          「代理退保」黑產鏈條追蹤:手續費三到五成,「鬧退」套路多

                          北京新浪網 (2020-07-14 21:22)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代理退保」黑產鏈條追蹤:手續費三到五成,「鬧退」套路多

                          新華社上海7月14日消息,8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向保險機構及保險消費者發佈防範「代理退保」有關風險提示。早在2019年下半年,深圳、廣州、江蘇等地監管機構就已提示,警惕部分機構和個人打著「維權」幌子侵害謀取不法利益。

                          新華社記者追蹤發現,當前仍有不少「代理退保黑中介」藏身網路平台,他們以「高額退款」設餌誘客,炮製證據、惡意「鬧退」,嚴重擾亂保險市場正常經營秩序,對消費者財產和個人信息安全造成重大威脅。

                          手續費30%至50%,「鬧退」套路多多

                          記者了解到,當前受疫情影響,部分保險消費者現金緊張,退保需求增加。但根據保險法規定,猶豫期過後,消費者只能退取保單的「現金價值」,比起已交保費,金額往往大打折扣。但在實際操作中,若保險公司或保險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過錯,保險公司會向消費者全額退費。看準了消費者希望多退保費,保險公司又往往因害怕投訴而妥協,「代理退保」亂象因此頻發。

                          「服務全國、支持各類險種,不成功不收費」「你自己只能退10%,找我100%全額退保」……

                          記者在淘寶、閑魚等網路平台上發現仍有不少標註「保險維權」「退保諮詢」的店鋪。記者以「退保」為由聯繫了其中多家,摸清了他們的「經營」套路。

                          第一步:以利設餌,專人「接單」。「我們是職業的中介公司,團隊里有律師也有保險公司的人,有專門的技術和方法協助退保。」一家代理退保店鋪工作人員聲稱,記者所諮詢的一份交了3年、保費共計3萬元的保單如果交由他們退保,能夠全額退款。收取30%代理費后,記者仍能夠退得21000元左右,是正規退保所得的4至5倍。

                          記者發現,為加大接單力度,此類網店多會發佈一批所謂「成功退保案例」,包括保險公司的退款簡訊、客戶的答謝簡訊等,以此吹噓自身實力。

                          「代理費通常是退保金額的30%至50%。」曾從事代理退保業務的丁女士向記者透露,其實大部分實際退保業務會被轉給其他團隊,網店接單方從中抽取代理費20%左右的傭金。

                          第二步:炮製偽證,冒名投訴。「我們團隊的業務員會以你的身份去辦理退保。」某代理退保人員要求記者更新保單上的綁定手機號后,將實名新號手機卡交出,由他們冒名記者辦理退保。

                          記者表示擔心找不到理由全額退款。多家代理退保網店經營者「安慰」稱,只要記者願意配合,「證據都可以做」「比如重新找保險公司的業務員聊天,故意引導對方說出一些不利陳述,如高利率、返現、送禮品之類的。直接用手機軟體也可以偽造聊天記錄,製造出保險機構存在違規的情節。」

                          第三步:惡意「鬧退」,收買「內鬼」。記者了解到,在通過「釣魚錄音」「炮製偽證」獲取一定「把柄」之後,代理退保人員就會通過聚眾投訴、反覆投訴等惡意方式向金融監管部門、保險公司實施「鬧退」,逼迫保險公司全額退保。

                          丁女士告訴記者,為增大「鬧退」成功率,代理退保團隊還會「重金」收買保險公司離職業務員充當「內鬼」,讓他們誘導之前接待的客戶要求退保,並指導他們獲取對保險公司不利的證據。「離職保險銷售介紹客戶給我們,並主動承認之前有銷售誤導的,我們給他提成代理費的25%。」

                          「鬧退」背後潛藏諸多風險

                          專家提醒,輕信不法分子可能在財產和個人信息安全方面吃大虧。

                          有消費者郭女士反映自己上當受騙,她在向一家名為「易達在線」的平台繳納了4988元的代理退保手續費后不久就再也無法聯繫上平台。

                          據廣東省保協消息,廣州一名消費者通過名為「代理全額退保」微信號委託聲稱可「7天成功辦理100%退保」的「代理退保」人員辦理業務。該人員收取消費者保單原件、身份證複印件、銀行卡複印件和網銀密碼、新手機卡之後,又收取其保證金1000元、材料費100元,並約定事成之後再收取退費金額的30%作為代理費。可不久后消費者再聯繫該人時,發現已無影無蹤。

                          記者從一些「代理退保」商家了解到,他們往往還從事信用卡套現、高利貸等非法活動。通過「索要抵押」「業務需要」名目,他們將消費者的保險合同、身份證、銀行卡、實名制手機卡等重要個人信息資料弄到手中,用以從事多種不法行為,導致消費者面臨巨大風險。

                          還有「代理退保」人員為牟利,罔顧消費者利益,甚至有消費者想終止業務時,遭到他們堵門威脅,脅迫其配合「鬧退」賺錢。

                          記者還探知,部分「代理退保」人員設計誘騙、慫恿消費者以退回的保金購買虛假「高收益金融產品」騙取錢財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打擊「代理退保」亂象需提升保險行業服務質量

                          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及多地行業監管機構均著手整治「代理退保」黑產鏈條,但相關活動仍在部分網路平台上活躍,還出現一些新苗頭。

                          一名資深保險從業者告訴記者,當前「代理退保」從人身保險領域向個人信用貸款保證保險領域迅速蔓延。這將更易導致消費者形成徵信不良記錄或被列入「黑名單」,進而對其未來的貸款、出行、就業和任職等產生不良影響。

                          「因訂單量暴增,現招收兩名學員,想上車的抓緊了,包教包會包賺錢。」另外記者還發現,有部分「代理退保」團隊在大肆招攬學員和下級代理,有的甚至在上海陸家嘴的高端商務樓租賃辦公室活動。

                          專家認為,「代理退保」亂象屢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保險行業在保障消費者利益和消費者教育方面存在改進空間。

                          多地銀保監會發已文敦促保險企業完善保險購買程序中關鍵步驟錄音錄像制度。平安人壽相關人士表示,將對內治理銷售糾紛源頭問題,杜絕投訴隱患,從制度優化、流程管控、風險排查以及人員培訓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銷售品質治理,強化合規經營。對外加強消費者風險提示和消保教育,強化公司官方投訴渠道的宣傳,引導消費者從正規渠道理性維權,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治理「代理退保」亂象的關鍵是理順其中的利益關係。除警示消費者外,保險公司更應該承擔起服務和管理的主體責任,提升營銷員專業品質,提升針對消費者的服務質量與保障力度。

                          (原題為《「鬧退」多得三四成,各種麻煩找上門——「代理退保」黑產鏈條追蹤》)

                          上一則:獐子島上半年預盈:賣海賣股權收益1.2億元,扣非后仍虧損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