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科技新聞 > 北京新浪網

                  術后大補的這些「坑」你踩了嗎?

                  北京新浪網 (2020-07-07 20:38)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術后大補的這些「坑」你踩了嗎?

                  原創 凌霞 菠蘿因子
                  文| 孫凌霞 美國註冊營養師(RD),曾任美國哈佛大學兒童營養研究助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臨床營養師。
                  手術是癌症治療中的重要手段,術后大補更是傳統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理念。所以我總會被問到,病人在手術之後,該吃點什麼補身體呢?
                  事實上,重視術后營養固然重要,也有不少「大坑」要小心:
                  坑NO.1
                  術后才考慮營養
                  當我被問到手術營養問題的時候,病人的手術通常已經做完了。其實術前營養更為重要。要想康復效果好,術前沒做到位,術后再怎麼補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試想,手術前,如果身體就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況,養料供給不足,手后哪還有養料來修復身體呢?
                  所以,術前矯正營養不良就是預康復,為術后的身體恢復奠定基礎。
                  大量的研究表明:術前營養不良是增加癌症手術術后併發症、延遲傷口愈合、增加術后感染的風險、增加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及病死率的獨立影響因素。
                  所以,不能只在術后才開始考慮營養,術前就要重視。
                  坑NO.2
                  術后盲目忌口
                  做手術后,很多患者耳邊都充斥著各種各樣發物的忌口經驗分享,禽肉、畜肉、魚蝦、蛋奶都被冠上「發物」的名號,通通是需要忌口的食物。
                  然而,這些「忌口」可不利於術后傷口的恢復。這些所謂的發物都是優質蛋白含量高的食物。手術過後,身體細胞組織損傷,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細胞組織的磚塊,是傷口修復不可缺少的原料,磚塊不夠,修補身體這棟大樓也就無從談起。
                  另外,蛋白質還是身體對抗感染這場戰役中的士兵。術后感染風險升高,敵人變強了,不增援士兵,怎麼能打勝戰呢?
                  再者,癌症疾病本身就會加速體內蛋白質的分解,降低合成。所以,內憂外患之時,更要增兵強將。
                  沒有任何臨床證據表明,盲目忌口發物可以幫助術后康復。相反,大量的事實證明盲目忌口只會讓患者營養不良,既不利於術后修復,也不利於癌症疾病本身的治療。
                  所以,盲目忌口不可取,所有需要「忌口」的食物,都應該是有理有據的。例如,患者對魚蝦過敏,攝入會導致全身濕疹,那麼術后忌口魚蝦,是有理有據的。
                  如果術前吃魚蝦並沒有啥問題,何必術后剋扣這個提供優質蛋白質的好食材呢?就不要去湊「忌口」的熱鬧了。
                  擴展閱讀:
                  坑NO.3
                  術后只喝湯
                  在傳統飲食文化中,湯經過精心的熬制,包含了各種食材的精華,成了大補神器。常常可以看到家屬們給術後患者熬制各種湯,魚湯、雞湯、骨頭湯,輪番上陣,還特意囑咐,「湯一定要喝完,精華都在湯里」。患者常常都喝得肚子飽飽。
                  事實卻是,這些湯里的「精華」,並不是術後身體修復所需要的。那麼,術後身體需要的「精華」又是什麼呢?
                  手術過後,身體要把切開的組織修復好,這個過程需要多種營養素的參與,就像蓋房子,鋼筋混泥土磚塊都得備齊。在多種營養素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然而湯里的營養成分很有限,除了大量的水以外,就是一些脂肪,非常少量的氨基酸,基本沒有什麼維生素,礦物質也極少。無數的研究表明,缺乏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以及鋅,傷口都是沒法很好愈合的。
                  並且,喝湯把肚子填飽了,反而吃不下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修復傷口的原料都保障不了,傷口怎麼能長好呢?
                  所以,術后只喝湯不吃肉是非常低效的「大補」手段,無法讓身體獲得必需的營養素,以及能幫助術後身體康復的有益營養素。這也就是為什麼,月子期間媽媽喝月子湯、爸爸吃肉,結果爸爸們都吃的體態圓潤,胖若兩人的緣故。
                  圖片來自網路
                  坑NO.4
                  名貴補品,越貴的越好
                  各種名貴補品,例如人蔘、靈芝、冬蟲夏草,只要家裡買得起,都不能虧了患者。然而,貴的就是好的嗎?
                  手術期間花大價錢買的這些名貴補品,並不能幫助術后康復。
                  這些補品價格昂貴,性價比低,如果一味吃這些補品,影響了正常飲食,反而加重營養不良。更重要的是,有的補品對手術順利進行還很可能有不利的影響。
                  比如人蔘、靈芝、冬蟲夏草都有一定程度的抗血凝的作用,手術前吃可能會增加手術失血的風險。尤其是人蔘,已經有明確的臨床建議是術前至少一周不要吃人蔘。
                  另外,人蔘和冬蟲夏草對血糖的控制有一定影響,手術期間隨意吃人蔘和冬蟲夏草,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低血糖對於手術是很危險的。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血糖高一點,只要不是酮酸中毒,是不會立即有生命危險的,但是,低血糖卻是立即可以要人命的。經歷手術,患者本身就像在闖關,為啥還要給身體增加這個打怪的難度呢?
                  所以,千萬不要迷信名貴的補品,不要在幫助手術恢復的路上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好好吃飯,從日常的食物中獲取營養來滋養身體,這些營養才是保障身體機能的基礎,不但對手術友好,也對錢包友好。
                  坑NO.5
                  只要掛著營養針,不吃也沒關係
                  癌症治療期間,患者難免不想吃東西,再加上手術術后,醫生可能使用營養針/腸外營養,有些患者就想,既然打了營養針,營養就有保障了,也就不用再吃東西了。
                  這件事我們專門寫過,營養針是不得已的選擇,並不是首選。(擴展閱讀:)
                  如果術后併發症無法吃東西且無法通過胃腸道給予營養才需要使用營養針。打營養針期間也需要定時評估,只要消化道功能有所恢復,就要儘可能的開始使用消化道,這樣才有助於整個身體功能的恢復。
                  記住,消化道也是「用進退廢「」,何況消化道還是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掛著營養針就萬事大吉了,不斷努力恢復正常飲食才是我們的目標。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背後的科學,不是藥物宣傳資料,更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疾病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參考文獻:
                  Sungurtekin H, Sungurtekin U, Balci C, Zencir M, Erdem E: The influence of nutritional status on complications after major intraabdominal surgery. J Am Coll Nutr 2004;23:227-232.
                  Kuzu MA, Terzioglu H, Gene V, Erkek AB, Ozban M, Sonyiirek P, Elhan AH, Torun N: Preoperative nutritional risk assessment in predicting postoperative outcom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ajor surgery. World J Surg 2006;30
                  Leandro-Merhi VA, de Aquino JL. Determinants of malnutrition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hospitalized surgical patients. J Health Popul Nutr 2014 Sep;32(3):400-10.
                  Shpata V, Prendushi X, Kreka M, Kola I, Kurti F, Ohri I. Malnutrition at the time of surgery affects negatively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Med Arch 2014 Aug;68(4):263-7.
                  Ang-Lee MK, Moss J, Yuan CS. Herbal medicines and perioperative care. JAMA 2001;286:208-16.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Integrative Medicine. Accessed on 3/25/2020 from https://www.mskcc.org/cancer-care/integrative-medicine/herbs/ginseng-asian#msk_professional

                  上一則:國家郵政局試點快遞進村,2022年底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下一則:肖鋼:單靠分紅不夠,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方式應該要多元化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