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24隻銀行股漲停后:工行總市值=2個招行
北京新浪網 (2020-07-06 21:14)
原標題:周一24隻銀行股漲停后:工行總市值=2個招行
7月6日周一,銀行股出現罕見的一幕。
截至收盤,36隻A股上市銀行股,24隻漲停,3隻銀行股觸及漲停后尾盤迴落。
根據Wind數據統計,六大國有銀行中,僅去年上市的郵儲銀行漲停,總市值達到4566億元。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漲幅一致,當日均上漲8.53%,工行總市值接近2萬億元,建行總市值逾1.8萬億元。交通銀行在所有A股上市銀行中漲幅最低,漲幅接近6%。
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漲停,總市值再次突破1萬億元,市值超過郵儲、交行,位居全部上市銀行第五位。該行上次漲停是2015年4月13日。平安銀行出現漲停,光大銀行、浙商銀行漲幅均超過9.9%。此外,城商行、農商行普遍出現漲停。

由於香港股市沒有漲跌停限制,浙商銀行H股、光大銀行H股當日分別大漲28.21%、20.52%。浙商銀行當日股價報收4.50港元,創上市以來新高,市凈率反彈至0.67倍。光大銀行當日股價報收3.70港元,市凈率0.45倍。

「估值低」被很多銀行業分析師作為力推銀行股的原因之一。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截至7月6日收盤,在36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26家銀行的市凈率(PB)在1倍以下。其中杭州銀行破凈幅度最小,為0.99;華夏銀行破凈幅度最大,為0.52。
在今日大漲前,根據中泰證券統計,銀行板塊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當前PB僅為0.71倍,分位點3.2%,區間中位數PB為0.98倍,自2010年來,經濟增長下台階,銀行板塊整體難以再回到之前2倍以上的估值水平。原因是,當前板塊PB估值隱含的不良率一路走高,甚至高於行業13-16年不良周期時期,整體板塊隱含的預期非常悲觀。個股隱含的不良率平均在10個點左右,遠高於其平均不良+關注3.6%,個別個股估值隱含的不良率與關注+不良的偏差甚至在10個點以上。
另一種理解則為無風險利率下降帶來估值修復。國泰君安認為,年初至今,銀行理財產品共有56隻產品破凈。這引起了包括股市在內的金融及理財資產收益率預期下行。後續經濟和國債收益率仍將進一步超預期上移,因而股市的無風險利率的將進一步下行。此輪股市無風險利率下行的觸發因素為經濟復甦及國債收益率上行,這將修復此前對保險及銀行板塊過度悲觀的基本面預期。
(作者:辛繼召,實習生宋豆豆 編輯:李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