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兩岸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回顧2020
                        • 最新雜誌
                        財經新聞 > 北京新浪網

                        上半年投行業務費用歷史新高,IPO和發債大增但併購交易下降4.7%

                        北京新浪網 (2020-07-06 21:15)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原標題:上半年投行業務費用歷史新高,IPO和發債大增但併購交易下降4.7%

                        2020年1-6月,中國的投行業務費用79.9億美元,是自2000年有記錄以來同期最高值。

                        7月6日,路孚特發佈數據顯示,2020年1-6月,中國的投行業務費用刷新同期最高紀錄,達79.9億美元,同比增長10.5%,這是自2000年有記錄以來同期最高值。

                        其中,債券市場承銷費佔比63.6%,達51億美元,以9.3%的漲幅打破去年同期創造的記錄;股權資本市場承銷費較去年同期增長38.7%,總額達20億美元;併購交易總額則達到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

                        併購規模連續下滑至1864億美元

                        2020年上半年,涉及中國的併購交易總額1864億美元,同比下跌4.7%,為2013年以來的同期最低水平。從交易數量來看,今年上半年已公佈的交易數量也跌至6年來的最低水平,同比減少13.8%。此前2019年涉及中國的併購交易總額4471億美元,同比下降19.2%。

                        路孚特稱,監管阻礙、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保護主義情緒、新冠病毒大流行,影響了整個併購市場並使交易放緩。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併購活動全面回升,達到1095億美元,比第一季度增長42.4%。

                        2019年上半年,中國海外併購總額134億美元,同比下跌26.0%,為2007年以來的同期最低水平。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併購交易51筆,價值27億美元,比一年前增長5.4%,佔中國海外併購總額的 19.8%。

                        此外,海外公司收購中國企業153億美元,同比下降20.0%。這是自2013年以來中國入境併購總額的同期最低值,同時交易數量也為近十多年來最低。從國內併購市場看,儘管交易數量下降了12.1%,但交易總額達1,526億美元,同比增長1.4%。

                        金融機構併購市場活躍

                        根據路孚特的報告,中國上半年的併購交易主要集中在金融業,佔市場份額17.9%,總交易額為333億美元,同比增長3.0%。但在去年,中國2019年的併購交易主要集中在工業,佔市場份額19%,總額達849億美元。

                        德勤此前也發佈報告提到,考慮到今年中小銀行不良資產壓力更大、有「銀行保險業2025規劃」之稱的《中國銀保監會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五年規劃)的發佈實施將推動問題金融機構處置力度不斷加大,預計2020年行業併購重組機會更多。

                        路孚特的報告顯示,由福佳集團(51%)、南京楊子國資投資集團 (25%)、珠海大橫琴投資有限公司(13.1%)、金科地產集團(9.9%)和良運集團(1%)組成的買方團,同意以32.16億美元收購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安邦保險集團手中持有的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這是中國今年以來,目前規模最大的併購交易。

                        另外,高科技業以16.9%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達到315億美元,同比增長14.7%。工業位列第三,佔市場份額12%。前瞻經濟學人的數據顯示,2020第一季度中國生物技術/醫療健康板塊領域被併購案例數為24起,排名第七位。其指出,雖然疫情期間,生物醫療板塊在我國股權投資多個細分市場大放異彩,投資熱度居高不下,但在併購市場卻並未展現明顯優勢。 

                        IPO為2015年以來最高水平

                        路孚特報告顯示,在2020年上半年,中國股權和股權挂鉤交易的融資額達737億美元,同比增長9.8%,為2018年以來的同期最高值。交易發行量也同比增長40.1%。

                        中國公司的首次公開發行(IPO)繼續增長勢頭,累計發行額為32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2.0%,IPO發行數量同比增長47.1%。這是自2015年(393億美元) 以來中國IPO的同期最高水平。

                        其中,A股IPO融資175億美元,同比增長91.6%,同時A股發行數量增長92.4%。上海科創板於2019年7月推出,佔A股IPO募集金額的 39.2%,共募集69億美元。

                        儘管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IPO發行數量下降了9.8%,但募集資金總額較去年增長了40.3%,達到110億美元。中國在美國通過IPO募集金額達19億美元,同比增長26.9%。京滬高速鐵路今年1月通過IPO融資44億美元,成為2020年上半年全球規模最大的IPO。

                        股票增發也有所增長,募集金額為254億美元,同比增長58.1%。可轉換債券和股票挂鉤發行,募集金額總計162億美元, 比去年創紀錄的高點下降48.2%,但可轉換債券發行數量在今年是仍處於高位。

                        根據路孚特統計數據,從各行業看,醫療保健業佔中國股權資本市場收益的17.5%,達129億美元,高出去年兩倍之多。高科技業市場佔有率16.6%,募集資金總額達122億美元,同比增長10.2%。今年6月,京東和網易分別在香港證交所上市,融資總額達70億美元。

                        Wind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共有40家券商合計獲得股權承銷收入75.4億元,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長103%。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目前在中國股權資本市場承銷業務中排名第一,以79.8億美元的承銷額佔據10.8%的市場份額。中信建投以9.5%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承銷額為 69.9億美元,中信證券以9.3%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

                        債券發行:歷史迄今最繁忙半年

                        中資發行人在一級市場的發行仍然強勁且繼續打破記錄,2020年上半年籌集了1.1萬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3.3%,債券發行數量使得上半年成為歷史迄今最繁忙半年。

                        路孚特統計數據顯示,政府和相關機構發行以4935億美元佔中國債券發行額的45.1%,較去年同期增長4.4%。

                        金融債券發行佔據了30.3%的市場份額,總計3318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9.9%。路孚特報告指出,這得益於兩筆大規模發行:中國農業銀行價值120億美元的在岸永久債券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價值114億美元的永久債券。中國各家銀行在補充資金需求時,選擇發行441億美元的永久債券,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28.2%。

                        總的來說,中國永久債券發行總額總計801億美元,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124.0%,這不僅是受到銀行發行的推動,還受到能源和電力、工業和製造業等其他非金融行業利用永續債市場的推動。

                        中國銀行目前以839.8億美元相關發行總額或7.7%的市場份額領跑中國債券承銷榜單,中國工商銀行以7.3%的市場份額(793億美元發行額)位居第二,中信則以 6.7%的市場份額(734億美元)躋身前三。

                        (作者:辛繼召,實習生雷思敏 編輯:李伊琳)

                        上一則:開盤:美股追隨外圍市場高開 納指再創盤中新高
                        下一則:長安期貨:拍賣量少&價高 豆一延續強勢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